顾李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水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群防洪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预演”是流域防洪“四预”的重要环节,进行大型水库或水库群的调度计算,是“预演”的重要手段,对不同调度方案结果进行分析,是确定“预案”的前提和基础。水库群防洪联合优化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可以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非工程性防洪措施,起到调节洪峰、储蓄洪水、减轻甚至避免洪涝灾害的作用。以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流域的出山店、南湾及宿鸭湖3座大型水库为例,以2020年7月场次洪水作为输入,改变其以往独立的、按规则调度的方式,在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3座水库占用的最大防洪库容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水库群防洪联合优化调度,并建立相应模型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节省了模型用于确定惩罚系数的时间并使模型应用更为便捷,相较于规则调度,优化调度可以保证该流域水库及下游控制站点的安全,同时3座水库占用的库容总和可减少1.23亿m3。
- 张琪任明磊王凯顾李华顾李华李京兵王刚刘昌军
- 关键词:防洪安全水库群优化调度遗传算法
-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2016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安徽省长江流域发生暴雨洪水(主降雨集中在6月18日至7月5日),最大3,7 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 a一遇,最大15 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 a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通过收集、整理此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该次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比较,指出强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等是影响此次洪水历史排位(即汛情危急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暴雨洪水的分析,以便为今后防汛减灾,洪水预报等提供借鉴。
- 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
- 关键词:暴雨洪水长江流域
- 退墒曲线在墒情数据过滤及预报方面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在对历史干旱年的墒情数据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土壤退墒曲线,滤除自动监测的异常值,使自动墒情站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保证。在满足生产精度,充分发挥自动监测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干旱期间人工加密监测的频次,节约了监测成本。同时利用退墒曲线可对连续无雨条件下,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墒情进行预测,从而为抗旱决策提供依据。
- 顾李华
- 关键词:墒情自动监测干旱减灾
- 长江流域安徽段2016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2016年6月18日~7月21日,长江流域安徽段发生暴雨洪水,最大3d、7d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最大15d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年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给长江流域安徽段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收集、整理了本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强降雨、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高是2016年洪水总体水平位居历史第二的主要因素。
- 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
- 关键词:暴雨洪水长江流域
- 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被引量:14
- 2015年
-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墒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有关土壤水分常数研究起步较晚,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方法不统一、不规范,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差别。从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成果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土壤水分常数有关测定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土壤水分常数测定流程和技术要求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墒情实验和墒情监测与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为各级政府部门指挥抗旱减灾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 邹文安姜波顾李华
- 关键词: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
- 安徽歙县中心城区防汛特征水位分析
- 2021年
- 针对歙县中心城区长期以来保证水位缺乏的实际,基于"2020.7.7"特大暴雨洪水歙县中心城区淹没影响,采用水面线、居住地高程最短距离投影对比的方法,以"分河流评价、短板取值"原则,确定歙县中心城区保证水位为115.50 m。
- 姜敏史俊顾李华任明磊张锦堂洪涛宋进毅陈秀艳王玉丽钟小燕胡余忠
- 关键词:特征水位保证水位
- 淮河中游汛期--非汛期洪污调度数学模型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淮河中游防洪及防污调度的实际需求,在流域现有水文信息平台和水文预报系统的基础上,以一维模拟为主线,通过对水工建筑物、行蓄洪区等河网要素的概化处理,构建了淮河中游汛期-非汛期全过程防洪防污一体化数学模型。模型主要由水文预报模拟、河道水动力模拟、闸坝泵调度模拟、行蓄洪区蓄行功能模拟及河道水质模拟等功能模块组成,并采用水文-水动力-水质相耦合的集成措施,实现淮河中游多闸坝,多行蓄洪区水量水质的联合计算。模型复演了淮河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洪水事件和水污染物事件,并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研究区的洪水演进规律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根据调度准则,汛期可给出任意断面水位、流量要素及行蓄洪区进出洪量等信息,非汛期可以获取污染团下泄的详细过程,为全年淮河中游闸坝群的洪污调度提供模型支撑。
- 倪晋虞邦义顾李华李京兵
- 关键词:防洪调度数学模型
- 淮化集团取水工程对淮河干流通航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 2015年
- 基于有限单元方法,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针对取水口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淮化集团取水工程建设前、后取水建筑物及其附近航道的流速、流向和水位等水流特性,着重分析了2种典型控制水位下取水口建筑物及其取水对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取水工程不会对通航产生影响。
- 顾李华许莎莎
- 关键词:有限元数学模型取水口通航条件
- 流量监测软在线架构与实践被引量:6
- 2021年
- 聚焦新形势下水资源监测预警、生态流量监测等"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以及实时流量监测的迫切需要,基于影响流量的内在水力要素关联,利用已有的实时要素监测信息,架构流量实时监测的通用算法,实现流量"软在线",成果在安徽普遍应用。与既有以流速传感为基础的流量在线监测"硬在线"方法互为补充,探索结果提示新一轮规划应拓宽视野,必要时设置水力控制断面或增加控制河段的辅助站,为流量在线监测提供基础条件。
- 胡余忠顾李华舒雷陈健丁克亮
- 关键词:水文测验
- 巢湖流域防洪治理调度综合平台设计被引量:1
- 2022年
- 水利信息化是巢湖治理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结合巢湖流域防洪综合治理规划,依托安徽省现有物联感知体系、水利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设计了贯穿防洪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聚焦巢湖防洪热点和难点问题,汇集多来源、多类别水利专题空间数据,形成“流域作战一张图”。采用自主研发与开源软件相结合的途径,提出了一整套流域水文—水动力—泥沙耦合模拟技术,实现了洪涝灾害防治工程规划设计、预警预报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巢湖流域规划、管理、调度等过程智能化水平。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可为巢湖的精细化治理和管理提供参考,为推进智慧流域防洪工作提供借鉴。
- 倪晋虞邦义虞邦义施奇
- 关键词:巢湖流域防洪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