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永琴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电站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库
  • 2篇植物
  • 2篇水分
  • 2篇碳库
  • 2篇同位素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土壤有机碳库
  • 2篇耕作
  • 2篇耕作方式
  • 2篇光伏
  • 2篇光伏电站
  • 1篇氮量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盐渍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怀俄明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7篇崔永琴
  • 5篇刘小宁
  • 5篇马剑英
  • 4篇段争虎
  • 2篇孙伟
  • 2篇孙家欢
  • 2篇肖建华
  • 1篇薛娴
  • 1篇王绍明
  • 1篇张慧文
  • 1篇冯起
  • 1篇王涛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山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沿海拔梯度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0年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植物δ13C对海拔梯度响应规律的研究情况,叙述了植物叶片δ13C对海拔梯度响应的内在机理。重点介绍了随海拔变化的气压、温度、降水(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和植物的叶片厚度、比叶重(LMA)、氮含量、气孔密度、气孔导度等生物因子对高山植物δ13C的影响作用。由于各因子的多变性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单一因子都不足以决定植物δ13C的最终变化,也不能解释植物δ13C随海拔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可能是众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本领域取得的一些认识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刘小宁马剑英孙伟崔永琴段争虎
关键词:水分胁迫气孔导度含氮量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1年
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土壤有机碳库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也可为土壤固碳技术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耕作方式与管理两方面详尽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土地管理、采取适当的农业耕作措施来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以提高土壤对碳的固定。
崔永琴马剑英刘小宁段争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地利用耕作方式
降尘对中国北方主要城市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010—2015年实现了飞速发展。降尘降低了光伏电池板表面玻璃的透光率,导致电池板的发电量下降。降尘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影响的量化是预测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基础。以降尘相对较严重的北方(年均降雨量小于800mm)36个城市的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温度、降尘、辐射等因素导致的光伏发电量损失,模拟了各城市光伏电站25年内的年均最大发电量。模拟结果显示:(1)36个城市平均年发电量为209.62±30.15kWh·m-2,其中,发电量最大的城市是拉萨,最小的为西安,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2)年降雨量100~200mm地区年发电量最高,其次为≤100mm的地区,200~400mm和400~600mm的地区发电量几乎相等,600~800mm的地区发电量最小;(3)降尘与电池板最佳倾角的关系可以忽略;(4)降尘导致的光伏发电量损失最大值发生在降雨量为100~200mm区域(5.32%),然后依次为≤100mm(5.21%)、200~400mm(4.46%)、400~600mm(3.29%)和600~800mm(2.09%)的区域。
孙家欢王涛薛娴崔永琴肖建华
关键词:光伏电站发电量最佳倾角降尘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盐渍土研究与改良中的应用状况,指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指示土壤盐渍化动态,并为研究盐渍土形成机制提供新方法,同时可作为筛选耐盐植物品种的指标。最后,展望了从单因素影响转向多因素综合影响来考虑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盐渍土研究与改良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技术方法结合使用并进行对比,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崔永琴马剑英孙伟刘小宁王绍明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土壤水分土壤盐渍化耐盐植物干旱区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9年
当前,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国内外都很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某些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轻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与传统的处理土壤污染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单和高效等优点。简要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几种类型,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涉及了其中的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两种修复类型,当它们与其他诸如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相结合时,可以提高植物的修复效果。而超积累植物由于其独有的生理特性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应用。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一些不足、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刘小宁马剑英张慧文崔永琴段争虎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基因工程
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综述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分析当前西北地区光伏电站现有的植被恢复模式,提出一种光伏电站内增加植被覆盖的生态恢复节水型新模式,为西北地区光伏电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广泛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对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的有利条件、现有的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的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结果]当前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未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光伏电站的独特性。[结论]要重点探索"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内水—光—热的再分配规律"这一生态和光伏电站领域相交叉的重要科学问题,加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的多学科融合,并对光伏电站生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制定严格的光伏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等。
崔永琴冯起孙家欢肖建华
关键词: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土壤有机碳库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特征及其过程机制,不仅可降低对未来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也可为土壤固碳技术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
崔永琴马剑英刘小宁段争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地利用耕作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