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文燕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6篇临床病理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血管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肿瘤
  • 2篇组织肿瘤
  • 2篇临床病理观察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病理观察
  • 2篇病理特征
  • 2篇病理诊断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管黏液瘤
  • 1篇炎性
  • 1篇幽门螺

机构

  • 7篇苏州市吴中人...

作者

  • 7篇丁文燕
  • 5篇何娅
  • 1篇戴晓晓
  • 1篇汪娟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4
2004年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成年女性外阴、会阴、盆腔及腹股沟区.1983年由Steeper和Rosai[1]首先提出.因其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与几种常见外阴部肿瘤相似,易引起误诊.现报道2例,着重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何娅侯培云丁文燕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病理特征软组织肿瘤
直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直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M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IMT进行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6岁。临床表现为腹痛伴黏液血便半个月。肠镜检查示距肛门15 cm处可见5 cm×4 cm大小的息肉样肿块,表面高低不平。镜检:肿瘤组织主要由束状交错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背景为黏液样基质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梭形细胞vimentin、SMA和desmin(+),Ki-67阳性指数为20%,而ALK1、CD117、KP1、CD30、CD34、AE1/AE3、myogenin、H-caldesmon和HMB45均为(-)。术后随访18个月未复发。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罕见于直肠,易被临床医师误诊为恶性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是该肿瘤与其他软组织肿瘤鉴别的重要依据。
戴晓晓丁文燕
关键词:直肠临床病理特征
颈部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结果患者女性,43岁。发现右颈部肿块。巨检:肿瘤境界较清楚。镜检:有3个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①呈簇状分布扩张性的薄壁血管;②分布于扩张血管之间的多形性瘤细胞;③血管壁、血管周围及瘤细胞之间伴有明显的透明样变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和VEGF(+),少量CD99(+)。本例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PHAT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其组织学形态有明显特点,起源尚不清楚。熟悉这一软组织新病种对避免误诊为其他类似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何娅丁文燕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血管扩张透明变性
浅析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从病理诊断的角度,论证了免疫组化在实践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分析了该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免疫组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汪娟丁文燕
关键词: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幽门螺杆菌和胃粘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侯培云丁文燕何娅
关键词:胃粘膜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别发生于左上腹、前上纵隔,右后纵隔,临床表现为肿块明显增大或有压迫所致的症状。光镜下形态多变,由富含胶原的细胞稀少的纤维样区至富于细胞区,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可见黏液变,脂肪细胞形成。免疫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n),CD34,CD99,bcl-2均为阳性;S-100,结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上皮膜抗原(EMA)均阴性。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有多少不一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其特殊的免疫表型,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但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
何娅丁文燕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0例HNL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切片,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灶内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HNL组织学上副皮质区,尤其是滤泡间区有散在大小不等或融合病灶,由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和凋亡碎屑构成,缺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反应。部分淋巴细胞表达CD45RO,组织细胞表达CD68,残留的生发中心细胞表达CD20。结论淋巴结活检显示有多种组织细胞、转化T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的病灶,不合并有粒细胞浸润,有利于HNL的诊断。
何娅丁文燕
关键词:淋巴结炎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