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血管吻合
  • 2篇再植
  • 2篇再植术
  • 2篇外翻
  • 2篇关节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断肢
  • 1篇断肢再植
  • 1篇断肢再植术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断指再植术
  • 1篇愈合
  • 1篇愈合影响
  • 1篇远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指尖

机构

  • 6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6篇王培
  • 3篇宋文超
  • 3篇刘亚威
  • 3篇张思森
  • 2篇宫玉红
  • 2篇朱俊
  • 2篇刘斌
  • 2篇郭小磊
  • 1篇高志军
  • 1篇李文祥
  • 1篇陈勇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交锁髓内钉固定术,24例)和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3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且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王培朱俊
关键词:骨折胫骨髓内关节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可控性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CT影像结果被引量:16
2015年
【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不同骨折愈合时期骨折端骨痂愈合的CT影像结果。方法取32只青山羊,均行股骨干中段横行截骨制作骨折模型,按骨折端不施加应力(对照组)和施加实验动物自身体质量的1/6(A组)、1/3(B组)、1/2(C组)应力分为4组,每组8只。术后4、8周分批处死,每次每组处死4只,CT扫描测量骨折端骨外膜骨痂平均cT值(HU)、平均面积及骨折端对位情况。结果术后4周,对照组、A组、B组、C组骨折端骨外膜骨痂平均HU值分别为164.9±16.8、214.4±27.3、287.7±30.6、313.6±33.5;骨外膜骨痂面积平均分别为(0.40±0.15)、(0.78±0.19)、(0.84±0.22)、(0.88±0.21)cm。。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骨外膜骨痂HU值、面积均较大;与A组比较,B、C组膜骨痂HU值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对照组、A组、B组、C组骨折端骨外膜骨痂平均HU值分别为334.3±38.1、415.6±45.1、505.8±45.6、512.8±41.8;骨外膜骨痂面积平均分别为(0.70±0.21)、(1.11±0.23)、(1.63±0.28)、(1.65±0.20)cm2。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骨外膜骨痂HU值、面积均较大;与A组比较,B、C组骨外膜骨痂平均HU值、平均面积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术后4与术后8周骨外膜骨痂HU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4周与术后8周骨外膜骨痂面积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B组、C组骨折端分别有1、1、2、4例发生不同程度成角畸形。结论骨折端施加轴向应力时能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较大的应力强度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但同时会导致骨折愈合成角畸形发生率增高,骨折端施加自身体质量的1/3倍应力骨折端成角畸形发
宋文超张思森陈勇宫玉红郭小磊王培刘亚威
关键词:生物力学骨折愈合骨痂动物实验
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进行指尖断指再植治疗的25例患者(32指),均为指尖完全离断患者。采用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进行指尖再植,术后观察血管危险发生情况及再植指体成活率。结果 25例32指出现动脉危象2例,静脉危象4例,手术探查3例,血管栓塞2例,坏死3例3指,成活率为90.6%。结论侧方剪开式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能保证血管吻合口充分外翻,管腔内无裸露,吻合口处血管管腔内光滑,可减少再植肢体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提高指尖再植指体成活率。
宋文超张思森王培刘斌刘亚威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血管吻合
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的实验效果。方法选择健康雄性300-400 g大白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对照组大鼠采用间断血管吻合法,手术后早期(≤14 d)观察大白鼠断肢再植术后血管痉挛发生率、血管栓塞发生率;晚期(〉14 d)测量对侧肢体2种方法吻合后血管管腔内缝线裸露率。结果实验组大鼠断肢再植术后早期发生血管痉挛和血管栓塞分别为5、1只,对照组分别为12、5只,2组大鼠断肢再植术后早期发生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断肢再植术后晚期动脉血管管腔内缝线裸露率分别为0.70±0.18、0.72±0.11,静脉分别为0.51±0.16、0.56±0.10,2组大鼠断肢再植术后晚期动脉、静脉血管管腔内缝线裸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实验组大鼠血管外膜完全外翻,管腔内无裸露,吻合口处较光滑;对照组大鼠血管外膜不能完全外翻,管腔内有部分外膜裸露,吻合口处向管腔内突起。结论垂直褥式外翻血管吻合法能保证血管吻合口充分完全外翻,吻合口处血管管腔内光滑,可减少再植肢体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
宋文超张思森王培宫玉红郭小磊刘亚威刘斌
关键词:血管吻合断肢再植术显微外科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4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将本次研究的4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中的LC-DCP材料,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中的LCP材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都远远长于观察组的,同时观察组的X线骨痂的评价分值要高于对照组的,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9.6%,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1%,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要远远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过程中使用不同植入物内的固定治疗方法,可以将患者的优良率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王培高志军
关键词:骨不连
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朱俊王培李文祥
关键词:疗效手术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