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建强
作品数:
4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玉生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孙立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郭金光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王竞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李海燕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外科
1篇
血肿
1篇
引流
1篇
伤患者
1篇
水肿
1篇
尿激酶
1篇
皮样囊肿
1篇
终丝
1篇
肿瘤
1篇
重型
1篇
重型脑室出血
1篇
注入尿激酶
1篇
椎管
1篇
椎管内
1篇
椎管内肿瘤
1篇
外科学
1篇
外科治疗
1篇
外引流
1篇
消散
1篇
疗效
机构
4篇
冀中能源峰峰...
作者
4篇
许建强
2篇
郭金光
2篇
孙立
2篇
李玉生
1篇
张记民
1篇
孙永东
1篇
黄鑫
1篇
刘辉
1篇
王黎华
1篇
李海燕
1篇
王竞
1篇
贾振锋
1篇
马治国
传媒
3篇
中国医师进修...
1篇
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1篇
2017
1篇
2013
2篇
201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半椎板与全椎板两种径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疗效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半椎板与全椎板两种径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50例采用半椎板人路治疗,70例采用全椎板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半椎板组的肿瘤切除率为98.0%,与全椎板组的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组的症状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椎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微,患者住院时问短,有利于脊椎的稳定性维持。
张记民
许建强
李玉生
孙立
郭金光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脑挫裂伤患者脑水肿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脑挫裂伤患者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挫裂伤患者采用动态随机瓮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挫裂伤及脑水肿的变化情况,并检测肝、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人院第7~10天脑挫裂伤、脑水肿治愈率为73.3%(22/30),高于对照组的431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15d内肝、肾功能异常阳性率分别为6.7%(2,30)、3.3%(1/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轻脑挫裂伤患者的脑水肿。
刘辉
许建强
王黎华
王乃柱
贾振锋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脑挫裂伤
终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2012年
目的总结终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终丝表皮样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10例患者中男2例,女8例,年龄(34.5±18.3)岁,病程(67.3±84.5)个月。下肢或鞍区感觉异常及二便功能障碍为常见症状,阳性体征较少。MRI表现与其他部位表皮样囊肿类似,但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脊髓低位、脊髓分裂、脊柱侧凸等病理改变。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仅1例全切。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出院时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患者获随访10~62(30.4±17.4)个月。3例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例明显改善,I例无变化,随访期内MRI复查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终丝表皮样囊肿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断。MRI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终丝表皮样囊肿常合并脊柱侧凸、脊髓分裂等病理改变。手术全切困难,但预后较好。
黄鑫
许建强
马治国
孙永东
关键词:
表皮囊肿
重型脑室出血外引流注入尿激酶后保留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侧脑室灌注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时保留时间对血肿消散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尿激酶保留时间长短分为三组,A组(20例)保留1 h,B组(22例)保留2 h,C组(20例)保留3 h,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肿消散情况。结果术后第5~6、7~9、10~12天,A组血肿消散分别为2、5、13例,B组为5、13、4例,C组为3、13、4例,三组血肿消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1)。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0,P=0.281)。结论尿激酶脑室内保留2 h对重型脑室出血外引流是比较合适的。
郭金光
李海燕
王竞
许建强
李玉生
孙立
关键词:
重型脑室出血
尿激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