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昊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等容血液稀释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胸腔镜肺叶切...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稀释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麻醉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急性等容血液...
  • 2篇肺叶
  • 2篇肺叶切除
  • 2篇肺叶切除术
  • 1篇碘对比剂
  • 1篇动静脉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凶险

机构

  • 1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1篇李昊
  • 5篇樊宏
  • 3篇熊添
  • 3篇陈应泰
  • 2篇边建伟
  • 2篇李凤卫
  • 2篇辛兴
  • 2篇李萍
  • 2篇朱传明
  • 2篇郑晓风
  • 2篇吴迅
  • 1篇廖晓星
  • 1篇张晖
  • 1篇赵祉洋
  • 1篇许力
  • 1篇王晓辉
  • 1篇杨江华
  • 1篇潘峰
  • 1篇刘思杰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例被引量:1
2020年
凶险型前置胎盘属于前置胎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患者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妊娠时胎盘覆盖于原子宫切口瘢痕部位,易合并胎盘植入[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国内二胎政策开放,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现报道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
赵基鹏熊添樊宏张晖李昊杨胜男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麻醉管理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瘢痕二胎政策
不同碘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中过敏样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不同碘对比剂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其安全性与适用性。方法记录我院CT室2017年8月~2018年5月CT增强扫描中所使用的4种碘对比剂碘海醇(I1)、碘氟醇(I2)、碘克沙醇(I3)、碘普罗胺(I4)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计算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个月共完成CT增强扫描6 399例,包括脏器增强扫描、CTA及CTU。共发生过敏样反应9例,发生率为0.14%。其中,轻度过敏样反应6例,发生率0.09%;中度过敏样反应3例,发生率0.05%;重度过敏样反应0例。所使用的4种碘对比剂过敏样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9,P=0.03)。I3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最高,为0.46%;I1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4%;I2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0.10%;I4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0.23%。结论碘克沙醇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最高,碘海醇最低。
侯杰郑晓风朱传明王晓辉李昊
关键词:过敏样反应碘对比剂CT
先端可吸收半倒刺线装置用于肺穿刺定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先端可吸收半倒线装置用于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1个猪肺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先端半倒刺线、微弹簧圈、带钩钢丝对其进行穿刺定位,判断是否成功,然后通过手摇式拉力架测量定位物的锚定力。所有定位操作均采用“预充式”定位法完成。6名专家独立评估先端半倒刺线、微弹簧圈、带钩钢丝的柔韧性。结果3组全部21次定位均成功。先端半倒刺线组的锚定力明显优于微弹簧圈[(1.089±0.288)N VS(0.066±0.015)N,P=0.000],与带钩钢丝锚定力相似[(1.089±0.288)N VS(1.190±0.279)N,P=0.519]。6名专家均认为先端半倒刺线柔韧度与微弹簧圈相似明显优于带钩钢丝。结论离体实验显示,采用先端可吸收半倒刺线装置穿刺定位肺内小结节具有先端锚定力强、不易脱落、柔韧性好的优点,且无金属异物残留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评估。
李凤卫辛兴边建伟吴迅李昊陈应泰
关键词:肺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但对于高龄肾囊肿患者,麻醉安全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麻醉恢复期的谵妄也是老年患者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1]。本研究以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高龄患者作为对象,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笑气吸入麻醉术中麻醉效果,并观察恢复期谵妄发生率,为临床老年患者麻醉的选择提供参考。
杨江华廖晓星李昊
关键词:肾囊肿去顶术高龄患者麻醉方式腹腔镜麻醉恢复期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肺动静脉切断顺序对肺内残血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肺动静脉切断顺序对肺内残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拟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8例,将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先断动脉组和先断静脉组,每组34例。先断动脉组5例、先断静脉组4例因术中修改手术方案或标本取出时破碎无法进行后续研究排除,最终先断动脉组29例、先断静脉组30例完成研究。先断静脉组术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静脉后断动脉,先断动脉组术中血管处理顺序分为先断动脉后断静脉。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测量、计算两组肺含血总质量、肺无血净质量、肺内残血量、加权后肺残血比。结果全部5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均无需输血。先断动脉组与先断静脉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8/29)比33.3%(10/30),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内残血量、肺含血总质量、肺无血净质量、加权后肺残血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过程中血管切断顺序对肺内残血量无影响,手术操作中可根据术中情况合理选择肺动静脉切断顺序。
李凤卫边建伟辛兴李昊刘思杰吴迅岳超陈应泰
关键词:肺切除术胸腔镜肺静脉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指小儿在全麻苏醒期间发生行为与意识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多表现为哭喊而无法安抚、四肢乱动、语无伦次,甚至出现定向障碍、无法辨认熟悉事物等[1],其发生率高达18%[2]。其次,苏醒期躁动可致患儿循环系统剧烈波动、气管痉挛、呕吐返流误吸、手术创面再出血等危险情况发生。 CHOON等[3]发现亚洲儿童接受择期手术中,年龄、全麻诱导时不配合、术中镇痛药物使用不足以及过快的苏醒等是EA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本研究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
李昊许力赵祉洋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小儿全麻苏醒期间
不同剂型丙泊酚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内皮系统和生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剂和长链脂肪乳剂丙泊酚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内皮系统和生化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26例,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剂丙泊酚组(L组)和中长链脂肪乳剂丙泊酚组(M组).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L组和M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2.5±1.1)分钟和(2.1±0.6)分钟、完全阻滞时间分别为(1.7±0.7)分钟和(1.5±0.4)分钟、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分别为(6.5±1.9)分钟和(5.2±1.3)分钟、手术时间分别为(275.1±33.8)分钟和(279.6±41.2)分钟、意识消失浓度分别为(1.9±1.0)μg/ml和(2.1±0.6)μg/ml,术中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523.4±128.7)mg和(1567.9±141.2)m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L组和M组ET均值分别为(133.5±19.6)pg/ml和(130.4±22.0)pg/ml、(131.2±18.7)pg/ml和(122.7±17.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均值分别为(60.4±7.8)pg/ml和(63.1±8.1)pg/ml、(61.3±8.1)pg/ml和(63.6±1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L组和M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值分别为(32.5±5.1)U/L和(29.0±5.3)U/L、(35.9±6.8)U/L和(32.7±6.5)U/L,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甘油三酯(TG)为(1.8±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为(2.8±0.8)mmol/L,手术后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分别为(1.4±0.7)mmol/L和(2.6±0.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型的丙泊酚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作用相当,均能通过降低ET水平和升高CGRP水平发挥内皮功能保护作用,M组效果更佳.L组有高TG、LDL血症.
熊添樊宏赵基鹏李昊
关键词:丙泊酚肝损伤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将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应用于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其对围术期凝血功能及循环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NH组(n=20)和对照组(n=20)。ANH组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同时静脉输注等量羟乙基淀粉130/0.4补充等量血容量。对照组未行ANH。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完成后60 min(T_2)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完成后60 min(T_2)、输注自体血前(T3)、输注自体血后3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术中肝肾功能及血浆乳酸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总输入量、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组患者血液稀释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ANH组患者凝血功能、循环功能、肝肾功能及血浆乳酸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H对老年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无明显影响,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是安全的。
李昊李萍樊宏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两种塑形方式的Viva Sight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肺癌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背景与目的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是肺癌手术中肺隔离和单肺通气的首选通气装置。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导管塑形方式的VivaSight双腔支气管导管(VivaSight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VDLT)插管在肺癌手术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行肺癌根治手术并需VDLT插管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凸组和凹组,每组各30例。凸组不改变VDLT出厂形状,微型摄像头位于导管远端弯曲凸侧;凹组将VDLT重新塑形,使微型摄像头位于导管远端弯曲凹侧。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HC可视喉镜引导VDLT插管,记录插管次数,插管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暴露声门时(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及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凸组相比,凹组插管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凹组插管次数多,易误入右主支气管(P <0.05);两组患者的T1、T2、T3、T4、T5、T6的MAP和HR间无差异(P>0.05)。结论 HC可视喉镜引导VDLT插管,微型摄像头置于导管远端弯曲凹侧可以缩短插管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但增加了插管次数及VDLT误入右主支气管的概率。
熊添赵基鹏陈应泰樊宏李昊
关键词:支气管插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
2020年
1临床资料病例1,男,38岁.因"发热38.5℃、鼻塞、咳嗽"于2020年1月31日晚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1月28日上午因低烧到外院发热门诊就诊,血液及胸部X光检查正常,遵医嘱居家隔离观察.1月29~30日居家体温监测,白天正常,晚上低烧.
李昊朱传明潘峰郑晓风
关键词:体温监测门诊就诊遵医嘱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隔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