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楠楠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芽苗
  • 2篇芽苗菜
  • 2篇胚轴
  • 2篇子机
  • 2篇下胚轴
  • 2篇苗菜
  • 2篇花青苷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机理
  • 2篇大豆
  • 1篇UV
  • 1篇UV-A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晓燕
  • 2篇苏娜娜
  • 2篇戚楠楠
  • 1篇邬奇
  • 1篇崔瑾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理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长波紫外光(UV-A)、白光(W)和蓝光(B)对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花青苷合成相关酶活性、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光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探明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为光质调控技术应用于大豆芽苗菜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东农690’为试材,以黑暗培养为对照,连续的UV-A、白光(W)和蓝光(B)光照培养作为试验处理,在处理0 h、12h、24 h和36 h后各采样一次,分别测定花青苷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以及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相关基因(PAL、CHS、CHI、DFR、ANS、UFGT、MYB75、CRY1、CRY2、UVR8)表达量。花青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材料总RNA采用Trizol试剂法提取,基因表达量采用q RT-PCR测定。【结果】黑暗培养下的大豆芽苗菜子叶为黄色,而白光(W)、蓝光(B)和UV-A培养下的大豆芽苗菜子叶为绿色。与黑暗培养及其他光质处理相比,UV-A显著提高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花青苷积累逐渐增加。0 h处理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较低,约2 U·g-1FW。经36 h的UV-A处理,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达到最大值(43 U·g-1FW),显著高于黑暗及其他光照处理。0 h处理下,PAL和CHI酶活性较高。与黑暗培养及其他光质处理相比,24 h及36 h UV-A处理显著提高了PAL酶活性;12 h及24 h UV-A处理显著提高了UFGT酶活性。0 h处理下,不同处理间的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均无差异。与黑暗培养及其他光质处理相比,UV-A处理36 h显著上调了MYB75、CRY1、CRY2及UVR8的表达,分别上调约12倍、30倍、6倍和2倍;UV-A处理12 h显著上调了花青苷合�
戚楠楠张晓燕苏娜娜邬奇耿殿祥齐学会魏圣军崔瑾
关键词:花青苷UV-A
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积累的分子机理
2016年
目的:研究长波紫外光(UV—A)、白光(W)和蓝光(B)对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花青苷合成相关酶活性、花青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光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探明UV—A诱导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为光质调控技术应用于大豆芽苗菜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东农690’为试材,以黑暗培养为对照,
戚楠楠张晓燕苏娜娜
关键词:分子机理花青苷芽苗菜下胚轴大豆U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