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蓉 作品数:5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青枯菌的拮抗活性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对广藿香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对青枯菌具拮抗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广藿香健康植株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基于ITS-r DNA序列分析鉴定方法分析广藿香内生真菌的类群结构及多样性,并利用双层平板拮抗法筛选对青枯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结果】从广藿香中共分离获得313株内生真菌,隶属于30个属,其中链格孢属(占28.75%)、拟茎点霉属(占23.00%)和炭疽菌属(11.82%)为优势类群,此外还分离到炭皮菌属、弯孢聚壳属、Gibellulopsis、新萨托菌属、葡萄座腔菌属、篮状菌属等较为少见的类群。茎、叶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和分离率明显高于根,而根部多样性指数为2.64,要高于茎(2.00)和叶(1.97);广藿香茎与叶、根与茎、根与叶之间的内生真菌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35、0.20、0.19,均小于0.5,显示各部位之间的内生真菌组成不相似程度高。从313株广藿香内生真菌中通过拮抗实验筛选到16株对青枯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GHXR07、GHXR27和GHXR29的拮抗活性尤为显著,分别被鉴定为Talaromyces sp.、Myrothecium roridum Tode和Talaromyces wortmannii(Kl?cker)Benjamin。【结论】广藿香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且其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部分菌株对青枯菌具有明显的拮抗活性。 谢华蓉 徐在超 刘军 史亚楠 袁保红 邓祖军关键词:广藿香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青枯菌 生物防治 当归活血液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当归活血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C中方法对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进行检查,以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对检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和确认。结果采用常规方法对当归活血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在3次平行试验中的回收率均低于70%,其他4种试验菌回收率都高于70%;培养基稀释法(1∶10的样品稀释液,0.5 m L/皿)对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超过70%;采用常规法可在试验组检出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结论本文建立的培养基稀释法可用于当归活血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 王卓娅 谢华蓉 史亚楠 邓祖军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 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在青枯病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具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功效,是广东道地药材,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广藿香的需求量极大。而由青枯菌(Ralstonia ... 谢华蓉关键词:广藿香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青枯病 生物防治 高通量测序 三株具重金属抗性油菜内生真菌对镉铅锌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筛选到对重金属具良好富集活性的微生物吸附剂,以分离于大宝山矿区重金属富集植物油菜的3株具重金属抗性的内生真菌Fusarium sp.CBRF14,Penicillium sp.CBRF65和Alternaria sp.CBSF68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d、Pb和Zn的初始浓度对其活菌体的生物量、富集率及富集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重金属初始浓度(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的升高,Fusarium sp.CBRF14、Penicillium sp.CBRF65和Alternaria sp.CBSF68对Cd和Zn的富集率呈下降趋势,而对Pb的富集率则存在"先升高再下降"的过程;该3株内生真菌的生物量随着Cd、Pb和Zn初始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对Cd、Pb和Zn的富集量则不断增加,它们对Cd的最大富集量介于20.5~53.4 mg·g^(-1),对Pb的最大富集量介于188.9~356.6 mg·g^(-1),对Zn的最大富集量介于28.4~292.8 mg·g^(-1)。研究结果表明这3株油菜内生真菌可在含重金属液体条件下生长并具有良好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其在重金属污染废水的生物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也表明重金属耐性植物内生真菌是获得具重金属富集能力微生物的重要资源库。 徐在超 史亚楠 张仁铎 谢华蓉 袁保红 王卓娅 邓祖军关键词:内生真菌 生物富集 重金属 蚌花内生真菌类群分布及抗菌、抗肿瘤活性的初筛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蚌花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并筛选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通过菌落特佂、显微孢子观察及基于ITS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分析蚌花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组成,采用酶标仪法和MTT法对3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蚌花的叶、花瓣、花蕊共分离到310株内生真菌,叶中以球座菌属(53.1%)、刺盘孢属(29.2%)为主要类群,花瓣的主要类群为刺盘孢属(39.1%)和曲霉属(24.5%),花蕊的主要类群为青霉属(47.1%)和曲霉属(41.4%)。3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80.0%、57.1%、40.0%、45.71%、28.57%和45.71%,对肝癌细胞BEL-7402和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分别占85.71%和68.57%。结论蚌花内生真菌的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蚌花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较高比率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筛选新型抗菌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库。 罗利琼 谢华蓉 邓祖军 金小宝关键词: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