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优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凋亡
  • 4篇细胞
  • 3篇细胞凋亡
  • 3篇颅底
  • 2篇增殖
  • 2篇正畸
  • 2篇软骨
  • 2篇片段
  • 2篇片段弓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先天
  • 2篇间隙保持器
  • 2篇保持器
  • 2篇FAS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途径
  • 1篇形态分析
  • 1篇压低辅弓
  • 1篇压低上前牙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口腔医...
  • 1篇泰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4篇黄优
  • 8篇王林
  • 6篇马俊青
  • 5篇潘永初
  • 4篇陆史俊
  • 3篇张卫兵
  • 2篇吴国华
  • 2篇王震东
  • 1篇倪晓宇
  • 1篇程礼明
  • 1篇刘艳
  • 1篇陈苏阳
  • 1篇张国强
  • 1篇吴亚楠
  • 1篇顾宁

传媒

  • 6篇口腔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髁状突发育和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髁状突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凋亡相关因子(Fas)和一氧化氮(NO)凋亡途径在其发育中作用。方法收集胎鼠及幼鼠的颞下颌关节标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昔酞转移酶分析法(TUNEL)和Fa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检测髁状突发育特征。结果胚胎15.5d时髁状突和关节窝已基本出现,胚胎17.5d时髁状突出现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和软骨内成骨,胚胎19.5d时出现清晰的关节盘,各期均可见凋亡的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在关节软骨表层细胞中所占比例高于深层细胞,Fas阳性细胞分布大致同凋亡细胞,而iNOS阳性细胞较少,主要分布在肥大层。结论髁状突的发育与软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Fas和NO凋亡途径在其发育中均起到一定作用。
马俊青黄优张卫兵潘永初王林
关键词:髁状突发育凋亡FAS一氧化氮
江苏地区正畸患者Bolton指数不调原因调查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我国江苏地区正畸患者中导致Bolton指数不调的几种常见原因。方法收集江苏省三个地区的正畸患者共1672人,分析其中先天缺牙、多生牙、过大牙、过小牙、融合牙、双生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及单纯Bolton指数不调等因素的比重。结果全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总数的22.61%;单纯Bolton指数不调所占比例最多,先天缺牙者其次,过大牙、双生牙、釉质发育不良等较少。结论Bolton指数不调在正畸患者中有相当的比例,对于不同原因所致不调应对症治疗。
张春利马俊青潘永初吴国华黄优
关键词:正畸先天缺牙
大鼠颅底发育中软骨联合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
第一部分大鼠发育中颅底软骨联合组织形态学观察目的:研究大鼠发育中不同时期颅底软骨联合的组织学特征。 方法:选用出生后4d、8d、16d、32d、48d、64d及128d的SD大鼠,取颅底软骨联合组织(蝶骨间软骨...
黄优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组织学特征
文献传递
大鼠颅底软骨联合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颅底细胞的凋亡活动,探讨软骨联合细胞凋亡途径相关信号因子iNOS、Fas的表达及分布规律。方法选用出生后4、8、16、32、48、64、128 d的SD大鼠的颅底软骨联合组织。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iNOS及Fas的免疫组化法来检测颅底软骨联合细胞凋亡途径的时空特征,和各途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期标本均可见黄色荧光TUNEL凋亡软骨细胞,出生后4、8 d大鼠软骨联合的肥大区、交界区发现少量细胞凋亡现象;随时间推移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肥大区、交界区和两侧的骨小梁,且细胞数逐渐增多。iNOS主要在出生后4、8、16 d的大鼠颅底软骨联合中间静止区、增殖区表达。Fas则存在于几乎各个时期的软骨联合各层,以肥大区、交界区表达为多。结论颅底软骨联合的生长发育与软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存在Fas和NO两种凋亡途径。Fas途径发挥主要作用,NO途径对静止区和增殖区的生长意义更大。
黄优马俊青王林
关键词:颅底凋亡INOSFAS
2种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临床上的使用舒适度、成功率和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40例下颌第二乳磨牙早失的患者分为2组,随机戴用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1个月后使用VAS量表法评价佩戴舒适,并分别于第1、3、6个月检查2组患者缺隙侧第一磨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及成功率,t检验与χ2检测2组间差异。结果戴用改良压膜间隙保持器在舒适度和牙周健康维护上显著优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组(P<0.05)。在成功率上2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相比于传统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戴用更为舒适,并能显著减少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黄优陆史俊王林
关键词:间隙保持器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
牙弓各段应有长度预测方程的建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牙弓各段应有长度的预测方程,为全牙弓间隙分析提供简易而准确的测量方案。方法筛选86名18—24岁牙列健康的大学生,在模型上测量各牙齿的近远中径,采用SPSS软件,以较早萌出的切牙和第一磨牙为自变量,建立牙弓前段、中段、后段应有长度以及传统的应有牙弓长度等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建立了1组预测牙弓前段、中段、后段应有长度以及传统的应有牙弓长度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预测方程的建立有利于对牙列萌出不全以及包括替牙期患者的全牙列间隙分析。
吴国华马俊青潘永初黄优
关键词:替牙期
颅底软骨联合软骨内成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颅底最初以软骨形式形成,之后通过软骨内成骨转化为骨。随着钙化的进行,骨化中心继续保留着称为软骨联合的软骨带。其在颅底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发育异常对颅面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很多学者对于其发生机制已从基因和细胞水平作了大量研究,本文将此作一综述。
黄优王林
关键词:软骨内成骨颅底错牙合畸形成骨转化骨化中心发育异常
改良片段弓技术压低下前牙过程中适宜加载力值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改良式片段弓技术被用于压低前牙、打开咬合,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力学机制,本文建立了改良片段弓矫治技术的下颌牙列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及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加载力值。方法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建立改良片段弓矫治技术的下颌牙列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压低辅弓从0.2~0.6 N平均设置5个工况,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下颌牙列的运动趋势及应力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打开角度和加载力值。结果在各工况的改良片段弓作用下,侧切牙和尖牙发生压入移动并伴少量唇倾;第一磨牙远中倾斜并伴有牙冠的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旋转;随着各个工况下辅弓初始加载力值的增加,各牙的移动量也进一步增大;其余牙齿无明显移动。当压低辅弓的初始加载力值为0.5 N左右时,改良片段弓矫治技术能获得适宜的前牙压入移动。结论改良片段弓技术能压低前牙段,同时控制后牙段的伸长,有利于深覆牙合特别是高角、露龈笑或成年深覆牙合患者的矫治;其压低辅弓适宜的初始加载力值为0.5 N左右。
陆史俊倪晓宇黄优王震东王林
关键词:压低辅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评价单个乳磨牙早失儿童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的间隙保持效果.方法 选择2011-2013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单例或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早失患儿54例(患牙6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患牙20颗).A组:全天戴用传统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B组:全天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C组:仅在夜间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戴用12 ~ 14 h.在载用前和戴用后3、6、12个月后分别取精确模型.利用游标卡尺对缺牙间隙两侧邻牙近远中外形高点进行测量,观察间隙保持情况.结果 戴用两种间隙保持器3、6、12个月后,3组患儿的缺牙间隙较戴用前均无明显改变或略有增宽.戴用间隙保持器12个月后与戴用前比较,缺牙间隙改变量分别为:A组(0.23±0.11)mm;B组(0.20±0.09)mm;C组(0.04±0.07) mm.A组与B组的缺牙间隙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组的缺牙间隙改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有类似的间隙保持效果,其制作简便,安全卫生,舒适美观,并能恢复一定的口腔咀嚼功能,为缺牙间隙保持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黄优陆史俊王林
关键词:乳磨牙早失间隙保持器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结合作者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经历及对参加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访问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且对培养具有较强口腔专业素养,具有未来创业潜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有很大的影响。
黄优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团队合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