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作品数:7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 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胶质瘤中p14^(ARF)甲基化分析及其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p14ARF甲基化与胶质瘤发生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与突变型p53(mutant type p53,mt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33例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p14ARF的甲基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p14ARF和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p14ARF甲基化率分别为39.4%(13/33)和0(0/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级别组胶质瘤甲基化率(6/15)与高级别组(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甲基化情况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mtp53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9%(33/58)和8.3%(1/1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在肿瘤高级别组中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胶质瘤中mtp53蛋白表达与p14ARF甲基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p14ARF甲基化与胶质瘤发生密切相关,为胶质瘤发生的早期事件,检测p14ARF甲基化情况可作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乔建兵 何杰 朱海清关键词:甲基化 P14ARF基因 P53蛋白 GSTA1基因多态性对环磷酰胺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GSTA1基因多态性与接受CTX类药物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采用CTX类药物为主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的137例确诊乳腺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4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5例,其他类型癌症患者8例),用PCR-LDR检测其GSTA1基因多态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生存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137例乳腺癌患者中,GSTA1*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92/137)、31.4%(43/137)和1.5%(2/137).乳腺癌患者的GSTA1基因型频率在按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722、1.967、3.303、0.226、0.709,P均>0.05);经Fisher精确概率分析,肿瘤大小、病理组织类型、病理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携带GSTA1-A/*A基因型和*A/*B或*B/-B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分别为47.8%(44/92)和31.1%(14/45),死亡率分别为22.8%(21/92)和17.8%(8/4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携带GSTA1*A/*B+*B/*B基因型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携带GSTA1*A/*A基因型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723、7.352,P均<0.01).经Cox多因素分析,GSTA1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OR=0.222,95%CI:0.108~0.458,P<0.01]和总生存[OR=0.362,95%CI:0.145~0.902,P<0.05]的独立因素.结论 GSTA1基因多态性是乳腺癌患者CTX药物辅助化疗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预测标志. 李莉华 郭子健 杭晓声 周希科 何杰 宋明旭 刘志辉关键词:乳腺癌 化学治疗 8q24 rs1328161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2011年 乳腺癌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家族性乳腺癌相比,大多数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主要与低外显率基因的多态性有关.最近,Easton等[1]和Hunter等[2]的2项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几个新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 李莉华 郭子健 华东 何杰 黄朝晖 周希科关键词:女性乳腺癌 基因多态性 临床病理特征 患病风险 中国汉族 家族性乳腺癌 CYP2B6 Q172H和K262R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患者环磷酰胺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CYP2B6 Q172H和K262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环磷酰胺类药物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100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采用环磷酰胺类药物为主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CYP2B6 Q172H和K262R基因多态。结果 100例乳腺癌患者中,携带Q172H(516G>T)GG、GT和TT基因型的患者分别占59%、38%和3%;携带K262R(785A>G)AA、AG和GG基因型的分别占47%、43%和10%。携带Q172HGT和TT基因型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P<0.05);携带K262RAG和GG基因型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Q172H多态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Q172HGT和TT基因多态与接受环磷酰胺药物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李莉华 周希科 何杰 宋明旭 刘志辉 吴二斌关键词:乳腺癌 化学治疗 细胞色素P450 酷似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抗酸菌L型感染 2009年 【目的】分析淋巴结抗酸菌L型感染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组织学上以淋巴结大片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淋巴结病变,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改良抗酸染色法(IK)检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光镜下见大片弥漫性碎屑样坏死,伴组织细胞增生,未见明显上皮样肉芽肿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和CD20分布正常,CD56-、CD68+、结核菌(BCG)+;抗酸染色查见L型抗酸菌,L型抗酸菌呈多形性:原生小体、圆球体、巨形体及长丝体等。随访24个月,病人已痊愈。【结论】淋巴结的抗酸菌L型感染其组织学上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极其相似,临床症状凶险,极易误诊或漏诊。因三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差别,应注意鉴别诊断。 李瑞平 何杰 王建华关键词:淋巴结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瘤 胶质瘤中肿瘤干细胞的分布及与p53、MGMT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及其与p53、MG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CD133和p53、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CD133在各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均有表达,高恶性度组中CD133表达高于低恶性度组(P<0.05)。在CD133阳性组中p53、MG-MT的表达明显高于CD133阴性组(P均<0.05)。结论: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标本中均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柯金 胡喜梅 周水阳 何杰 朱海清关键词:CD133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中MGMT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脑胶质瘤中MGMT、P5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49例脑胶质瘤中MGMT蛋白表达及P53蛋白表达。结果49例脑胶质瘤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10%(27/49)。脑胶质瘤病理分级Ⅱ、Ⅲ、Ⅳ级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09%、50.0%、45.4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MGMT蛋白表达在男性为59.26%,女性为5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MGMT蛋白表达在>50岁患者中为53.84%,≤50岁患者中为61.1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27例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7例P53蛋白表达阳性;22例MGMT蛋白表达阴性的组织中1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胶质瘤组织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2,P<0.05)。结论MGMT蛋白表达可能与脑胶质瘤发生和预测放化疗敏感性有关,而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和临床特征无显著关系。 周健 王士浩 朱海清 何杰关键词:脑胶质瘤 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