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海燕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建湖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颈动脉
  • 2篇康复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眩晕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眼震
  • 1篇硬化性
  • 1篇诱因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康复

机构

  • 7篇建湖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董海燕
  • 5篇王建明
  • 2篇曹志萍
  • 2篇王者凤
  • 2篇王崇
  • 1篇崔凤兰
  • 1篇陈其元
  • 1篇王者风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42例,非进展性卒中组64例,根据颈动脉检查又将脑卒中分为无斑块组、稳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远高于非进展组,进展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发生率也高于非进展组。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监测不稳定粥样斑块对预测脑卒中的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董海燕王建明曹志萍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梗死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的认识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7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分型。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继发性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的多少,按发病时间及部位可分为早发型、迟发型及血肿型、不规则型。早发型及血肿型预后较差。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分型不同,预后不同。治疗上应分型分治,个体化治疗。
曹志萍陈其元董海燕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预后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1位致残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新发脑卒中的病例中70%~80%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需要长期接受各种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在脑卒中致残者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王建明王崇董海燕王者风崔凤兰
关键词:早期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可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可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sibl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BPPV)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PBPPV患者119例,分析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男53例,女66例,年龄50~79岁,平均(63.8±7.6)岁。93例(78.2%)患者治疗后好转。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诱发试验联合手法复位是PBPPV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5.523,95%CI:2.024~15.078,P=0.001)。结论PBPPV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是早期进行的诱发试验及手法复位,尽早治疗有助于缓解PBPPV患者症状。
王崇王建明董海燕
关键词:眼震手法复位疗效
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ng-2、VEG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ng-2、VEG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变化情况,进而对临床疗效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VS 67.5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ng-2、VEGF水平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对ACI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有效调节血清中Ang-2、VEGF水平,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利于预后。
董海燕吕莉丽章艳王者凤王建明
关键词:高压氧
院内脑卒中68例发病诱因及其防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院内脑卒中的发病诱因,提高对院内卒中风险的认识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发生的68例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就院内卒中的可能发病诱因及其机制进行探讨,并就如何防治院内卒中进行分析。结果院内卒中以缺血性卒中多见,占70.59%(48/68),可能诱因主要有血压波动、心脏疾病、血管栓塞、灌注不足、血液黏稠、降压过度、卒中史等;出血性脑卒中占29.41%(20/68),其可能诱因有血压波动、应激、抗纤溶药物的应用、血管炎、创伤等。院内卒中主要好发于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内分泌科与普外科的相关患者。结论院内卒中的发病诱因多种多样,应充分了解患者的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护与防治,最大程度降低院内卒中的发生率。
董海燕
关键词:诱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CY、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ACI)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DP)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颈动脉外段超声检测后,按IMT厚度不同分为内膜正常组(85例)、轻度狭窄组(140例)和中重度狭窄组(75例),比较三组HCY、ADP、IMT等的不同。结果 :内膜正常组患者IMT均低于0.9mm,AS斑块评分为0分,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占比、粥样硬化斑块数、斑块评分均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轻度狭窄组和中重度狭窄组HCY、ADP、IMT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随着IMT的增大,HCY呈升高趋势,ADP呈下降趋势,且中重度狭窄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轻度狭窄组;随着HCY的升高和ADP的降低,IMT值越大,血清HCY与IMT呈正相关,血清ADP与IMT呈负相关;血清HCY、ADP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CY升高、ADP降低是影响IMT增厚的危险因素,血清HCY与IMT值呈正相关,血清ADP与IMT值呈负相关。
董海燕吕莉丽章艳王者凤王建明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HCY脂联素IM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