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失禁性皮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失禁性皮炎(IA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按常规经验处理的40例IAD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伤口组会诊运用IAD标准化护理流程处理的40例IAD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57.5%,治疗时间分别为4.8d±1.3d和7.9d±4.2d,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IAD皮肤进行评估、分级,并根据皮炎级别情况采用规范的相应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 张艳吴静
- 多模式教学方案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教学方案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某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4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名护生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和考核模式,实验组20名护生采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在出科考试时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进行技能考核。结果经过4周的教学,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部分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教学中运用多模式带教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及整体素质,并能客观评价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 秦琳张艳
- 关键词: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
- 观察穴位贴敷在翼状胬肉术后疼痛中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60例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眼科术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观察两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的发生率(66.70%)较对照组疼痛的发生率(93.30%)明显降低,疼痛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严重程度有显著意义。
- 陈莉莉张艳
- 关键词:翼状胬肉穴位贴敷疼痛
- 护理案例在年轻护士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护理案例是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较典型的一系列护理问题。通过记录搜集,归纳整理,将临床案例组成题库,运用在护理教学过程中,使年轻护士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提高年轻护士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 王燕灵张艳吴静
- 关键词:案例教学在职培训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在后腹腔镜下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74例,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观察伤口、引流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74例患者手术顺利,恢复好,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沟通,心理疏导,术后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肩部酸痛等的预防。这些是腹腔镜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 吴静张艳
-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护理
- 疼痛提前干预在预防膀胱痉挛性疼痛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疼痛提前干预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前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或消除伤害引发的疼痛,从而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即在疼痛发作之前进行镇痛[1]。膀胱痉挛性疼痛是膀胱及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腹部、尿道和膀胱痉挛性疼痛,感觉有强烈的便意、尿意,尿道口溢尿,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不畅甚至反流[2]。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发出血、漏尿、尿频、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预后。本科对膀胱及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疼痛提前干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陈莉莉张艳
- 关键词:疼痛膀胱痉挛
- 护理干预在改善膀胱痉挛性疼痛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膀胱及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50例膀胱及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宣教、心理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止痛,显著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并减轻了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程度。结论膀胱及前列腺术后,提前采取合理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可达到预防并缓解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目的。
- 张艳吴静朱红梅李晓君
- 关键词:膀胱前列腺护理
- 血清CK18-M30及CK18-M65水平在体检人群脂肪肝筛查中的意义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及细胞角蛋白18-M65片段(CK18-M65)水平在体检人群脂肪肝筛查中的意义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7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记录体检者脂肪肝的检出情况,根据其是否发生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38)和无脂肪肝组(n=109),比较两组血清中CK18-M30、CK18-M65表达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发生的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表达水平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47例体检者中,共检查出脂肪肝患者38例,检出率为25.85%(38/147)。脂肪肝组血清中CK18-M30、CK18-M65表达水平均高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体重指数(BMI)、腰围、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高脂血症占比、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OR=1.874)、高腰围(OR=2.114)、合并糖尿病(OR=2.257)、高CK18-M30(OR=2.577)、高CK18-M65(OR=1.974)是影响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18-M30和CK18-M65联合检测诊断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22,0.948),明显高于CK18-M30单独检测的0.735(95%CI:0.636,0.834)和CK18-M65的0.778(95%CI:0.704,0.853)。结论:高BMI、高腰围、合并糖尿病、高CK18-M30、高CK18-M65是影响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K18-M30和CK18-M65水平在脂肪肝患者血清中呈现出异常高表达现象,临床在脂肪肝中有较好诊断效果,可作为体检人群筛查脂肪肝的有效指标。
- 张艳曹季军李晓红吴祎
- 关键词:体检人群
-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肾绞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并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χ~2=4.86,P=0.03)。结论肾绞痛标准化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燕灵张艳
- 关键词:急性肾绞痛满意度常规护理
- 膀胱容量测定仪对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测定仪在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实验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39)。实验组先夹闭导尿管至残余尿150-250ml时再行拔除,对照组在膀胱空虚状态直接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小便间隔时间、第一次自行排尿后尿潴留、尿急、尿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首次小便间隔时间、第一次自行排尿后尿潴留、尿急、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控制患者残余尿在150-250ml左右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缩短首次排尿间隔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 张艳陈小芹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拔除导尿管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