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涛

作品数:56 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血压
  • 17篇血管
  • 16篇动脉
  • 14篇高血压
  • 13篇收缩压
  • 13篇老年
  • 11篇脉搏波
  • 11篇脉搏波传导
  • 11篇脉搏波传导速...
  • 11篇脑血
  • 11篇脑血管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心血管
  • 8篇动脉硬化
  • 8篇血管疾病
  • 7篇心脑
  • 7篇心脑血管
  • 7篇血糖
  • 7篇压变异性

机构

  • 39篇开滦总医院
  • 26篇华北理工大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开滦(集团)...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国家卫生健康...

作者

  • 56篇吴云涛
  • 42篇吴寿岭
  • 21篇郑晓明
  • 21篇赵海燕
  • 13篇陈朔华
  • 10篇阮春雨
  • 8篇高竞生
  • 8篇邢爱君
  • 7篇赵晓红
  • 5篇黄喆
  • 5篇崔凯
  • 5篇赵华灵
  • 5篇宋路
  • 5篇李春慧
  • 5篇刘红敏
  • 4篇施继红
  • 4篇杨静
  • 4篇金成
  • 4篇李俊娟
  • 4篇金成

传媒

  • 15篇中华高血压杂...
  • 8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510名职工中空腹血糖(FPG)〈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FPG及睡眠资料完整的87540名职工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度未参加体检者、FPG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60715名。依据基线睡眠时间将观察对象分为睡眠时间不足组(〈7h/d)、睡眠时间充足组(7~9h/d)、睡眠时间过长组(≥9h/d)。结果显示,至2010—2011年度体检结束时,〈7h/d、7~9h/d和≥9h/d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5.49%、4.94%、5.61%(男性分别为5.70%、5.32%、6.27%;女性分别为4.49%、3.74%、3.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7—9h/d组比较,〈7h/d组、≥9h/d组新发糖尿病发生风险的RR值分别为1.09、1.28,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校正上述因素后,其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也无明显增加。
高明李俊娟吴云涛王希柱赵剑秋侯金泓李雯陈朔华李慧英张东红吴寿岭
关键词:睡眠时间糖尿病
不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联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老年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联。方法在参加开滦研究队列第三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在随机抽取的3 064例研究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为2 464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1 518例。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采用标准差(SD)、独立变异性(VIM)、极差(MMD)和平均真实变异性(ARV)四种指标。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短时SBPV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联。结果 (1)在1 518例研究对象中,年龄平均为(67.14±5.94)岁。其中,男性1 000例(65.9%),女性518例(34.1%)。(2)除短时VIM以外,平均收缩压(SBP)越高,短时SBPV均呈升高趋势(P值<0.05)。(3)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中,不同24h、日间SBPV指标均与CIMT呈正线性相关,不同夜间SBPV指标均与CIMT无线性相关。结论不同24h、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指标与CIMT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程平宋路李春慧李春慧王一鸣赵华灵吴云涛
关键词:收缩压变异性老年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开滦研究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职工101 510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未使用降糖药物且空腹血糖资料完整的职工90 678人作为观察队列,排除2010-2011年未参加体检、空腹血糖检测值缺失者,最终纳入62 756人。统计糖尿病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1年健康体检结束时,随访(3.5±0.5)年,发生糖尿病3277例,累积发生率为5.22%(男性5.57%,女性4.00%)。年龄分组中,〈30、30~〈40、40~〈50、50~〈60和≥60岁的发生率分别为1.28%、2.40%、5.00%、6.15%和7.32%;女性分别为0.60%、0.99%、3.33%、5.37%和7.53%;男性分别为1.46%、2.91%、5.58%、6.37%和7.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糖尿病家族史阳性,以及收缩压、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保护因素。结论 开滦研究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5.22%,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中及以上学历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保护因素。
吴寿岭高竞生吴云涛黄喆施继红王冬梅齐书英李俊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发生率影响因素
绝经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基于开滦体检队列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参加开滦体检队列首次体检并在第7次体检结束时获得绝经年龄的≥18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749例女性的22057人次体检记录进行分析。将空腹血糖(FPG)进行自然对数转换,采用分段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分析绝经前后lnFPG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基线年龄和基线体重指数(BMI)与绝经前后时间对lnFPG的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女性的首次体检平均年龄为(45.63±4.52)岁,中位绝经年龄为51(50~53)岁,体检次数的中位数为6(5~7)次。分段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LnFPG从绝经前1年开始增加,平均年增长量为0.021 mmol/L;在绝经至绝经后5年持续增加,平均年增长量降为0.007 mmol/L;在绝经5年以后,LnFPG趋于平稳。基线年龄会影响lnFPG在绝经前后的变化,基线年龄≥45岁与绝经前6年至绝经前1年的时间分段对lnFPG有负向交互作用(P=0.032),基线年龄≥45岁的女性在绝经前1年至绝经后5年,LnFPG的年平均增长量均高于基线年龄<45岁的女性(均P<0.05)。基线BMI与绝经前后时间对lnFPG有正向相乘交互作用,即肥胖女性在绝经前6年至绝经前1年和绝经至绝经后5年这2个时间分段,LnFPG的年平均增长量均高于基线BMI<24 kg/m2的女性(均P<0.05)。结论绝经对FPG会产生不良影响,不良变化主要发生在绝经前1年至绝经后5年,年龄和BMI会影响绝经前后FPG的变化。
张亚亚代巧云吴寿岭陈朔华杨雪莹吴云涛马旭王建梅
关键词:绝经空腹血糖队列研究体重指数
开滦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包括宣教、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在内的综合措施对开滦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开滦集团责任公司参与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宣教、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与随访,观察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共入选5361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278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为(49.6±6.6)岁。经过综合干预,开滦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治疗率由干预前的11.90%升至100.00%,而达标率由0.82%升至36.93%(P均〈0.01)。人群平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由(6.85±1.90)分增至(7.52±1.9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是对社区高血压防控的有效手段。
吴云涛高竞生吴寿岭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疾病管理
超重合并腹型肥胖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超重合并腹型肥胖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入选189例正常高值血压伴超重及腹型肥胖[(体重指数(BMI)≥24.0 kg/m^2,同时腹围≥90 cm(男性)或≥85 cm(女性),收缩压(SBP)120~139 mm Hg或舒张压(DBP)80~89 mm Hg]者作为腹型肥胖高值血压组,并纳入87例年龄匹配,BMI<24.0 kg/m^2、血压<120/80 mm Hg且无疾病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血脂等生化学检查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MA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腹型肥胖高值血压组的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腹型肥胖高值血压组的血清ICMA1和MCP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腹型肥胖高值血压组的ICMA1与BMI、SB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存在性别差异;MCP1与腹围、SBP、LDL-C和non-HDL-C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负相关,同样存在性别差异(P均<0.05);oxLDL与SBP、LDL-C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未发现CXCL-1、CXCL-2与肥胖、血压、代谢指标相关。但健康对照组相关分析未发现炎症指标与其他指标具有相关性。炎症因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腹型肥胖高值血压组的ICAM1与BMI仍具有显著正相关(t值为2.901,P=0.005),男性中MCP1与SBP呈显著正相关(t值为5.076,P=0.000),与DBP呈显著负相关(t值为-3.369,P=0.001)。oxLDL与年龄、LDL-C正相关(t值分别为2.168、2.146,P值分别为0.032、0.034);CXCL-1与HDL-C呈负相关(t值为-2.013,P=0.047)。结论:超重合并腹型肥胖的正常高值血压者比正常人存在更多的糖脂代谢异常,且血清炎症指标升高,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随体重指数和SBP水平升�
王鲁雁孙宁玲张晓辉杨帆吴云涛吴寿岭刘晓云
关键词:肥胖症高血压前期炎症因子
静息心率加快增加人群新发心力衰竭风险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加快对人群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参加了2006年度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体检时完成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率数据完整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心律失常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根据静息心率将入选者进行五分位分组,即Q1、Q2、Q3、Q4、Q5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静息心率组人群发生新发心衰的风险。结果研究最终入选88879人,年龄18~98(51.0±12.3)岁,其中男性68411人,静息心率(74±10)次/min。静息心率40~66次/min的人群归入Q1组(n=18168),静息心率67~70次/min的人群归入Q2组(n=18970),静息心率71~74次/min的人群归入Q3组(n=13583),静息心率75~80次/min的人群归入Q4组(n=22739),静息心率>80次/min的人群归入Q5组(n=15419)。5组人群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教育程度、体育锻炼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物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并且随着心率加快,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者比例以及收缩压、舒张压、FBG水平依次升高(P均<0.01)。平均随访9.5年,Q1、Q2、Q3、Q4、Q5组人群新发心衰发病率分别为1.60%(290/18168)、1.36%(258/18970)、1.80%(245/13583)、1.76%(400/22739)、2.35%(362/154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年发病率依次为1.7/千人年、1.5/千人年、1.9/千人年、1.9/千人年、2.6/千人年。校正了主要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2组相比,Q3、Q4组、Q5组人群新发心衰的HR分别为1.23(95%CI 1.03~1.48,P<0.05)、1.19(9
刘红敏陈朔华吴云涛郑晓明黄喆刘星赵晓红赵海燕阮春雨俎长浩王阳阳吴寿岭
关键词:心力衰竭静息心率
开滦集团女性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开滦矿区女性心房颤动的患病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0日对开滦集团101510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选择女性作为观察人群,通过十二导联心电图、体格检查检出心房颤动。结果20407名女性进行了体检,20196名完成心电图检查。检出心房颤动40例(其中2例为瓣膜性心房颤动),患病率0?.20%。女性心房颤动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120.89, P =0.00),70~74岁女性心房颤动患病率最高,达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0, P =0.000)、收缩压(OR=1.023, P =0.001)、尿酸(OR=1.004, P =0.008)与心房颤动明显相关。结论开滦矿区女性人群心房颤动患病率为0.20%,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年龄、收缩压、尿酸为影响女性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邢爱君侯利江孟令奎魏晓明吴云涛吴寿岭
关键词:女性心房颤动患病率
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与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年度间收缩压变异性(ASBPV)与体位性低血压(OH)的相关性。方法 2006-2007年第1次对开滦集团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后分别于2008-2009、2010-2011年进行第2、3次健康体检,并于第3次体检时按25%的比例随机分层抽取年龄≥60岁的开滦集团离退休员工进行卧立位血压等检查。符合入选标准及资料完整的2050人纳入统计分析。ASBPV采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的收缩压值的标准差计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ASBPV水平对OH的影响。结果 2050人(男性1385人,女性665人)平均年龄为67.5岁。按照ASBPV三分位数(6.34、12.41mm Hg)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随着ASBPV水平的升高,OH检出率逐渐上升(18.9%、20.2%、24.9%;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ASBPV第1三分位组相比,第3三分位组为OH的危险因素(OR=1.37,95%CI 1.03~1.81)。结论 ASBPV与OH发病呈正相关。
高竞生李志芳吴云涛赵海燕阮春雨赵华灵宋路李春慧陈朔华吴寿岭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
基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对服用氢氯噻嗪后血糖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基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对服用氢氯噻嗪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开滦9所医院119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根据基线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将研究对象分为较高活性、较低活性两组,均给予氢氯噻嗪12.5 mg,每日1次,1年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RAAS活性变化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服用氢氯噻嗪1年后,基线AngⅡ较高者肾素活性[(0.95±0.24)μg/(L·h)对(-0.19±0.21)μg/(L·h)]、血管紧张素Ⅱ[(19.38±6.34)ng/L对(-0.79±3.47)ng/L]、醛固酮[(81.57±30.64)pmol/L对(-12.02±40.83)pmol/L]和血糖下降幅度[(1.13±0.27)mmol/L对(0.52±0.10)mmol/L]均高于基线AngⅡ较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线AngⅡ与服用氢氯噻嗪1年后血糖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248,P=0.017)。结论基线AngⅡ与服用氢氯噻嗪1年后血糖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李云赵爽杨鹏刘星吴云涛武英赵丹丹刘秀荣吴寿岭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氢氯噻嗪血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