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平平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淋巴瘤
  • 1篇增殖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原发性
  • 1篇乳腺原发性淋...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鼠类
  • 1篇突变

机构

  • 3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3篇吴平平
  • 1篇胡应光
  • 1篇钟芳芳
  • 1篇赵剑
  • 1篇沈丽娟
  • 1篇沈莉娟
  • 1篇倪勇
  • 1篇戴敏
  • 1篇孙雪松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对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型.结果 8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LCA、CD20、CD79a肿瘤细胞膜阳性;CD45RO、CD3、CD23、CD10、CD5肿瘤细胞阴性.临床分期,5例为ⅠE期,3例为ⅡE期.采用CHOP方案化疗,随访2~110个月,其中1例随访108个月后,另一侧乳腺肿瘤复发.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较多见,而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少见.对于临床ⅠE期和ⅡE期的早期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胡应光戴敏吴平平赵剑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和K-ras基因突变的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主要基因突变.方法:收集PTC石蜡包埋组织33例,进行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BRAF)中的缬氨酸(Ⅴ)被谷氨酸(E)替代(V600E)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基因突变.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结果:33例样本中有13例检测出BRAF基因V600E突变,突变率39.4%;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没有发现突变;BRAF基因V600E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BRAF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基因非突变患者(P<0.05~P<0.01),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突变患者(P<0.01),而两者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基因V600E突变是皖南地区PTC患者的高发基因突变.
沈丽娟吴平平钟芳芳倪勇王朝圣孙雪松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K-RAS基因
C-myc mRNA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2014年
C-myc基因在肿瘤细胞增殖、静止、分化和死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C-myc基因与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C-myc mRNA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SCL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吴平平沈莉娟
关键词:C-MYC基因小细胞肺癌M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肿瘤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