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和上肢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1周、2周康复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任彬王志
- 关键词:卒中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综合康复护理
-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治疗后7d、14d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I明显上升(P<0.01).结论: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王志袁泉
- 关键词: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科住院治疗的发病在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血症组,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14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血症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与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相关。
- 王志袁泉
- 关键词:脑梗死尿酸
- 神经传导及F波测定对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传导及F波测定在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86例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是否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分为3组,即对照组(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健康者)62名、亚临床DPN组(无周围神经病损害症状的糖尿病患者)62例、DPN组(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比较3组周围神经传导数值、F波数值以及亚临床DPN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异常情况。结果3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DPN组下肢神经传导异常率为38.71%,高于上肢异常率(25.40%),SCV异常率为36.56%,高于MCV异常率(2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2、4.517,P<0.05)。结论神经传导联合F波检测对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本病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 龚梦茜王志赵良兵刘媛
- 关键词:神经传导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92例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睢宁县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发病在3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2例,其中92例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组),50例未溶栓,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24h、7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颅内出血、死亡例数,并进行出院28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时间窗内到院溶栓率为64.8%(92/142),门-针时间(DNT)达标率(≤60min)23.9%(22/92);溶栓组入院24h及7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34,P=0.000;t=2.95,P=000);28d随访良好预后率(56.5%)明显高于对照组(38.0%)(χ^2=4.45,P=0.035);溶栓组颅内出血3例,对照组1例,溶栓组死亡2例,对照组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64;χ^2=0.00,P=0.945)。结论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近期预后,并不增加颅内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县级基层医院使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和有效的。
- 王志赵良兵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溶解疗法
- 活血止痛胶囊药粉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胶囊药粉外敷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压疮患处均进行常规处理,治疗组将活血止痛胶囊内药粉洒在创面上,然后外敷无菌凡士林纱布,对照组仅外敷无菌凡士林纱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6.2±5.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2±6.9)天(P<0.01)。结论活血止痛胶囊药粉外敷用于治疗压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任彬王志
- 关键词:压疮活血止痛胶囊局部外敷
-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后对其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急性脑梗死药物+高压氧方法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日、治疗第7天以及治疗第30天NIHSS评分以及MMSE评分。结果 两组NIHSS评分入院当日及治疗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30天NIHSS评分(3.25±0.52)分低于常规组(8.25±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7,P<0.05);两组MMSE评分入院当日及治疗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30天MMSE评分(24.13±3.21)分高于常规组(21.25±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5)。结论 在常规急性脑梗死用药基础上配合运用高压氧辅助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总体预后水平。
- 王志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高压氧辅助治疗神经功能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VitB_(1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纳入B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A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cy、VitB_(12)、GSH-PX、CAT、AOPP、MDA水平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时间、波幅,并分析血清Hcy、VitB_(12)、GSH-PX、CAT、AOPP、MDA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B组患者血清Hcy、AOPP、MDA水平均高于A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均长于A组,血清VitB_(12)、GSH-PX、CAT水平及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传导波幅均低于A组;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血清Hcy、AOPP、MDA水平与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均呈负相关,VitB_(12)、血清GSH-PX、CAT水平与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均呈正相关;VitB_(12)、血清GSH-PX、CAT水平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均呈负相关,血清Hcy、AOPP、MDA水平与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的周围神经损害与高Hcy血症,VitB_(12)降低,以及氧化应激紊乱相关,临床上对患者血清Hcy、VitB_(12)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进行密切监测,有利于及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 龚梦茜王志仝永红
- 关键词:帕金森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周围神经病变
-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睢宁县人医院治疗的发病72 h内PSC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MoCA、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1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4.02±2.18)分、(3.21±2.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1±2.24)分、(4.62±2.6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2.81,均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MoCA评分分别为(19.79±5.67)分、(23.69±2.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88±5.12)分、(19.74±2.29)分,ADL评分分别为(54.85±5.69)分、(74.38±4.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6.78±6.24)分、(63.21±5.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7.53、6.41、9.76,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PSCI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王志赵良兵孙超郁兆勇王浩张莹陈国芳
- 关键词: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高压氧日常生活活动疗效比较研究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睢宁县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加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时NIHSS降分率(85.0%)高于对照组(68.8%),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6.0%)低于对照组(12.0%),出院30 d后预后良好率(73.0%)高于对照组(58.8%),出院30 d后卒中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显著减轻急性轻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近期预后,并能降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及短期卒中复发的风险。
- 王志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