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64层螺旋
  • 3篇64层螺旋C...
  • 2篇动脉
  • 2篇造影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介入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8篇嘉峪关市第一...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嘉峪关市疾病...

作者

  • 8篇胡永刚
  • 3篇巩红
  • 3篇李季
  • 3篇陈志功
  • 2篇石磊
  • 1篇张晴雯
  • 1篇吴朔
  • 1篇田继东
  • 1篇胡林海
  • 1篇刘建元
  • 1篇孙文勤
  • 1篇徐长德
  • 1篇魏玉峰
  • 1篇马金明

传媒

  • 2篇甘肃医药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方面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冠状动脉评估节段数368个,其中狭窄节段195个(35.4%)。狭窄<50%共98个节段,狭窄50%~75%共71个节段,狭窄>75%共26个节段(左前降支中段、近段、后降支中段、左回旋支近段),其中完全闭塞2个(右冠状动脉近段以远、左回旋支中段以远)。软斑块46个(27.3%),纤维斑块42个(31.5%),混合斑块78个(29.5%),钙化斑块93个(12.6%)。对应斑块测量的CT值分别为软斑块(17±26)HU,纤维斑块(97±35)HU,钙化斑块(489±195)HU。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助于显示斑块性质。
巩红李季胡永刚陈志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64层螺旋CT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vography,SCTU)在输尿管结石,尤其是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B超、KUB、IVU等检查未发现结石者,均行CTU检查,将资料传送至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处理后,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26例中24例得到明确诊断输尿管结石,最后经手术及药物排石证实,2例未发现异常。经过重建成像,均清楚地显示了输尿管全程,同时显示了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的范围及程度。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尤其是经B超和IVP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64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输尿管结石尤其是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石磊胡永刚朱丽芃魏玉峰刘建元孙文勤
关键词:输尿管阴性结石尿路造影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三维重建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颈部至髂动脉分叉水平,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使得破口最好的重建方式显示。结果:18例患者行主动脉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主动脉夹层,Ⅰ型夹层动脉瘤10例;Ⅱ型夹层动脉瘤2例;Ⅲ夹层动脉瘤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5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时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巩红胡永刚陈志功李季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医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乙组(60例)、甲组(60例)。乙组患者常规肿瘤治疗,甲组患者介入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精神评分、支持评分、健康评分、活动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乙组患者,P <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 <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胡永刚魏建华
关键词:介入放射治疗恶性肿瘤
艾滋病病人继发肺孢子菌肺炎影像诊断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继发肺孢子菌肺炎影像诊断,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嘉峪关市的24份的艾滋病病人继发肺孢子菌肺炎样本的影像学资料,采用CT加以诊断,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24例艾滋病病人继发肺孢子菌肺炎样本,具体影像特征为:网状改变,以肺门周围较为普遍,本次共出现8份(33.33%)样本;②磨玻璃样改变,肺透亮度下降,出现朦胧感,可见肺血管纹理,本次共出现4份(16.67%)样本;③合并粟粒结节影,两肺弥漫性病变,存在大小一致的结节影,分布在肺叶,本次共出现2份(8.33%)样本;④合并肺部气囊肿,病变严重时呈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样,存在胸膜下或纵膈旁,以发生气胸或纵膈气肿,本次共出现4份(16.67%)样本;⑤大片实变,肺密度增加,无肺纹理,出现支气管充气现象。结论:艾滋病合并病人继发肺孢子菌肺炎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会出现地图状磨玻璃影及网状影,采用影像检查有利于诊断及鉴别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抑制及减少疾病的发生。
张晴雯胡永刚段飞雪王琼盛惠芳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影像诊断防控措施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技术于2006年5月~2009年9月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应用专用的5F子宫动脉导管,选择比例合适的栓塞剂:平阳霉素8 mg+碘油10 ml(法国进口)+利多卡因2 ml,使用1∶1的比例(即肌瘤的大小与栓塞剂的比例),较大肌瘤(8cm左右)或多发肌瘤或血供丰富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为100%。随访3~12个月,B超或CT示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60%,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0%~90%。12例患者肌瘤消失,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或不愿手术的患者。选择合适比例的栓塞剂对较大肌瘤及多发肌瘤疗效更佳。
刘秋环胡永刚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
椎体成形骨水泥分期注射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探讨
2022年
目的 椎体成形骨水泥分期注射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3年7月-2018年12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骨水泥分期治疗PVP组和椎体成形骨水泥分期注射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PKP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对比治疗PKP、PVP组。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者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后凸Cobb、椎管占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KP分期注射组椎体前缘、椎体后缘、椎管占位均显著高于PVP分期注射组,后凸Cobb角显著低于PVP分期注射组,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均改善,PKP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PVP组(P <0.05),治疗后PKP分期注射组与PVP分期注射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PKP分期注射组、PVP分期注射组与PKP组、PVP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椎体成形骨水泥分期注射技术治疗椎管占位<25%且无脊髓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骨水泥分期注射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水泥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吴朔田继东程志功胡林海胡永刚徐长德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CTA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综合应用GE64排128层容积CT(GE Lightspeed VCT)血管成像及多种重建方法,在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指导价值。方法:对42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常规的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后,选择动脉期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CTA重建。分析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及其分支起源、走行和变异;肿瘤供血血管的来源或肿瘤侧枝供血来源,设定介入治疗计划。结果:CTA可以清晰显示全部病例的腹腔干动脉开口位置及其分支起源、走行和变异情况;显示大部分肿瘤供血血管及侧枝供养血管。结论:CTA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前准确定位相关血管开口位置及其分支起源、走行和变异,很好显示肝脏肿瘤供血血管。
胡永刚巩红刁丽荣石磊李季陈志功安纪文马金明
关键词:LIGHTSPEEDVCT肝脏肿瘤CT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