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升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产儿制定更为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出生在NICU住院的早产儿162例,分别在出生时及出院时监测体重、身长、头围,分别计算EUGR的发生率;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EUG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早产儿出院时以体重、身长、头围为指标的EUGR发生率分别为43.83%、33.33%、10.4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OR=25.15)、宫内生长受限(OR=2.87)、喂养不耐受(OR=2.42)及生后并发症(OR=4.12)、胎膜早破(OR=3.17)、母妊高症(OR=3.23)。结论 NICU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EUGR发生率很高,应引起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EUGR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低出生体重、宫内生长受限、喂养不耐受、胎膜早破、母妊高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应做好妊期保健,尽量减少孕期并发症,减少过低胎龄及低体重的发生,预防IUGR发生;生后应尽早给予足量的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的热卡,及时治疗生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减少EUGR发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 刘健华时澄武梦骅秦浩沈东升唐兴
- 关键词: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 小剂量红霉素对不同校正胎龄早产儿早期喂养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小剂量红霉素后不同校正胎龄早产儿早期喂养出现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2011-2013年间校正胎龄〉32周及≤32周时开始经口喂养早产儿各30例,分别随机分成大胎龄红霉素组(n=15)、大胎龄对照组(n=15)和小胎龄红霉素组(n=15)、小胎龄对照组(n=15),两个红霉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静滴,1次/d,疗程7d。两个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测量并比较各组早产儿相关营养和生长发育指标。结果大胎龄红霉素组与大胎龄对照组相比较,其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体质量平均增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胎龄红霉素组与小胎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能有效改善校正胎龄〉32周开始经口喂养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其早期体格发育,但对≤32周开始经口喂养的早产儿无效。
- 沈东升赵艳男郑峥
- 关键词:红霉素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