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雪莹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文化传播
  • 2篇跨文化传播
  • 1篇新闻
  • 1篇宣传片
  • 1篇一线城市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用户
  • 1篇娱乐
  • 1篇娱乐中心
  • 1篇阅兵
  • 1篇中俄
  • 1篇中国外交
  • 1篇人际
  • 1篇人际传播
  • 1篇融合新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交往
  • 1篇自我
  • 1篇自我表达

机构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韩雪莹
  • 2篇张梓轩
  • 1篇张涵
  • 1篇王媛

传媒

  • 1篇新闻世界
  • 1篇中国记者
  • 1篇东南传播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新闻春秋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际传播视野下的医患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凸显,整个社会对医患关系问题都极为关注。健康传播以推动全人类的健康水平、传播健康观念、改变健康行为为研究目的,同时也将人际传播视野下的医患沟通议题纳入了研究体系中。笔者在梳理健康传播与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的同时,借助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进行医患关系的分析,提出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的措施,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韩雪莹张涵
关键词:医患关系人际传播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看《喀秋莎》唱响三军仪仗队红场阅兵之路
2015年
中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首次赴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70周年阅兵,在莫斯科街头和红场高歌《喀秋莎》引发强烈反响。在这次以军队为载体、以军队文化作为跨文化传播文本的成功案例中,队列歌曲《喀秋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元素,也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双方共通的符号。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喀秋莎》背景和内涵的解析,分析其作为此次阅兵队列歌曲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说明这首歌曲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韩雪莹
关键词:中俄跨文化传播《喀秋莎》军队文化
一线城市微博用户网络交往与使用行为研究——以北京市商业娱乐中心为例
2015年
Web2.0时代,网络中的个体表达与社会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对话情境。微博为人们提供了"赛博空间"交往情景,突破了地点物质局限概念,使用户在不断的自我呈现过程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社会交往形态的呈现。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把宏观社会群体间依托新媒介的新型交流信息放入视野之中,将微博用户在多种情境中的自我表达形式作为重要部分,通过LBS技术抓取北京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娱乐中心的地点微博进行话语分析,尝试对以北京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微博用户的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方式进行研究,聚焦城市文化中的商业娱乐文化对微博空间中用户个人呈现与参与交往的异化影响。
韩雪莹王媛
关键词:用户自我表达社会交往
中国外交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自2015年3月24日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外交宣传片《跟着大大走:博鳖篇》以来,这一制作团队紧接着在4月连续推出《跟着大大走:万隆篇》《跟着大大走:巴基斯坦篇》两部作品。2015年5月5日上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俄罗斯前夕,复兴路上工作室再度推出《跟着大大走:俄罗斯篇》。本文以此为样本进行分析。
张梓轩韩雪莹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外交
媒介融合时代交互式符号的构成系统:基于2013-2015年荷赛奖交互式纪录片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融合新闻作为媒介融合的终端产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交互性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为给读者提供明确的交互提示、引发读者适时的交互行为,一套日趋稳定的交互式符号系统正在产生。本文基于对2013—2015年世界新闻奖多媒体大赛互动式纪录片单元全部获奖作品的研究,发现交互式符号的构成体系主要由色彩组合符号、对话式语言符号、图形类指示符号、传统界面符号等四大部分构成。通过对交互式符号系统的梳理,本文将呈现媒介融合时代创作者进行内容传播所使用的符号体系与表达规则,相较于传统媒介或单一媒介上的传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融合新闻生产者未来做出更加多元而准确的交互式报道提供参考。
张梓轩韩雪莹
关键词:融合新闻荷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