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泗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形态学
  • 2篇血常规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分析
  • 2篇血细胞分析仪
  • 2篇凝血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分析
  • 2篇细胞分析仪
  • 2篇分析仪
  • 1篇弹力
  • 1篇血常规检验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涂片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机构

  • 6篇泗阳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张海燕
  • 1篇庄婧

传媒

  • 2篇系统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分析技术与镜检筛选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分析法、镜检筛选法在血液系统病变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接收的76例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对该组样本先后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形态学分析和传统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种检验方式对血细胞异常病例的筛选结果,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分析技术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76例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血细胞形态分析技术检出晚幼红2例、中性粒细胞中性毒变3例、异淋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8例、晚幼粒12例,检出血细胞异常样本共计27例,检出率为35.5%(27/76);传统显微镜筛选出幼稚细胞2例、中性粒细胞中性毒变4例、异淋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10例、晚幼粒14例,检出血细胞异常样本共计32例,检出率为42.1%(32/76),两组对于异常血细胞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中性毒变:χ^2=0.000,P=1.000;红细胞形态异常:χ^2=0.063,P=0.082;晚幼粒:χ^2=0.046,P=0.829;异常血细胞检出率:χ^2=0.443,P=0.505)。结论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分析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血细胞的异常情况,方便快捷、分辨率高,值得在血液疾病的筛查检验中加以推广应用。
袁甜张海燕
关键词:显微镜检验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分析
2021年
探讨分析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二者在凝血功能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2020年11月期间诊治的58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凝血四项指标及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分析凝血四项指标与血栓弹力图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针对常规凝血四项与血栓弹力图进行相关性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中,MA值和常规凝血四项中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有一定相关性,其中与血小板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但和凝血酶原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R值和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与血小板计数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K值和血小板计数以及纤维蛋白原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和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相关性;Angel角和常规凝血四项检查指标均有相关性,其中与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结论:常规凝血四项检查和血栓弹力图均是凝血功能检查的重要方法,二者存在相关性但各有所侧重,因而不可互相取代,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张海燕胡晓云
关键词:凝血功能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
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HBsAg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2015年
目的比较胶体金试纸法以及酶联免疫法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测定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胶体金试纸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检测3123 份患者血清,观察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HBsAg 的阳性率.结果:胶体金试纸法检出HBsAg 阳性的份数为183 份(5.86%),酶联免疫法检出196 份(6.28%),两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7.04%、特异度为98.91%,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符合率为97.53%.在〈3 岁的人群中,两者的HBsAg 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其余年龄段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成人的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 测定,两种方法同样具有高特异,高灵敏度;但相对于低年龄段人群,胶体金试纸法特异度更高,但灵敏度较低.
庄婧张海燕
关键词:胶体金试纸法酶联免疫法不同年龄段HBSAG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用免疫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间30例正常体检者和3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标本,每组每人各两份标本,每份标本2ml(EDTA-K2抗凝),将这些标本分别用HLC-723G8糖化血红蛋白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仪(胶乳凝集法)测定HbA1c,然后将两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用免疫胶乳凝集法测定HbA1c的检验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r=0.999。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结果均有较高的精密度,且高液相色谱法的精密度要高于胶乳凝集法,但是各有优缺点。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以将用高液相色谱法测得的HbAlc结果作为参考值,用经胶乳凝集法测得的HbAlc结果进行校准。
张海燕
关键词:胶乳凝集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3-10月该院检验科接收的体检者血液标本84例,分别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形态分析法进行检验,比较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镜检法、单纯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①84份血样中,经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报警40份,阳性检出率为47.6%(40/84),联合检验共报告血常规异常55份,阳性检出率为65.5%(55/84),经比较,两种血常规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29<0.05);②84份样本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WBC、PLT、NE、LY、EO、MO几项血常规指标检出阳性分别有38例、24例、30例、18例、2例和4例,阳性率分别为45.2%、28.6%、35.7%、21.4%、2.4%和4.8%;联合检验结果显示检出阳性分别有40例、26例、33例、19例、10例和13例,阳性率分别为47.6%、30.9%、39.3%、22.6%、11.9%和15.5%,其中两组检查结果中EO、MO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O:χ^2=4.397,P=0.036;MO:χ^2=4.188,P=0.041<0.05),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血细胞分析技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有助于提高血常规异常样本的检出率,弥补血细胞技术在细胞形态学检验方面的不足。
张海燕袁甜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
血常规及凝血常规分析前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血常规、凝血常规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该院进行血常规、凝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76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38名,均抽取空腹静脉血,A组抽血后进行离心取上清研究时平行分装3份,分别在样本离心后即刻(T0)、离心后静置4 min(T1)、离心后静置8 min(T2)检测血常规指标:血小板(PLT)、WBC(白细胞计数)数值并加以比较;B组分3次抽取血样,在加压带使用即刻(t0)、加压带使用1 min(t1),加压带使用2 min(t2),在抽样即刻检验凝血常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数值并加以比较。结果①A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与T0时刻相比,T1时刻A组血样的PLT、WBC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0、1.925,P=0.242、0.058>0.05),但T2时刻A组血样的PLT数值(182.7±16.1)×109/L较T0时刻(206.5±17.8)×109/L显著降低(t=6.113,P=0.000);②B组凝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与t0时刻相比,t1时刻B组血样的PT、TT数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1.003,P=0.068、0.319>0.05),但t2时刻B组血样的PT(9.2±0.2)s、TT(17.9±0.8)s数值较t0时刻显著降低(t=14.620、5.734,P=0.000、0.000<0.05);TT与t0时刻比(t=5.734,P=0.000)。结论血液标本的静置时间和采样方式均会影响血常规及凝血常规分析结果,血液检验应尽量在采集后短时间内完成、减少加压带时间,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张海燕袁甜
关键词:凝血常规检验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