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蔗叶
  • 3篇甘蔗
  • 3篇甘蔗叶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多糖
  • 1篇血糖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药理作用研究...
  • 1篇脂溶性
  • 1篇脂溶性成分
  • 1篇植物多糖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相色谱
  • 1篇活性

机构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4篇侯小涛
  • 4篇张金玲
  • 2篇邓家刚
  • 2篇黄艳
  • 2篇刘布鸣
  • 1篇赵超超
  • 1篇杜正彩
  • 1篇郑鑫

传媒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甘蔗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甘蔗叶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提取分离甘蔗叶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对该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样品Ⅰ中鉴定出8个成分,占总量的2.18%,主要成分为:二叔丁基对甲酚(0.46%)、棕榈酸甲酯(0.42%)、正十八烷(0.37%)、亚油酸甲酯(0.25%);从样品Ⅱ中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30.15%,主要成分为:植物醇(6.71%)、β-谷甾醇(4.59%)、酞酸二甲酯(2.97%)、亚油酸甲酯(2.83%)、β-香树素(2.31%)。结论:所分离鉴定的52种成分均为首次从甘蔗叶中分离鉴定出来,可为进一步确定甘蔗叶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金玲黄艳刘布鸣侯小涛
关键词:甘蔗叶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甘蔗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甘蔗叶是甘蔗产业链中常见的副产物,但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甘蔗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何耀涛邓家刚赵超超张金玲侯小涛
关键词:甘蔗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甘蔗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甘蔗叶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HPLC制备色谱等方法对甘蔗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8'R,7'S)-(-)-8-hydroxy-α-conidendrin、去氢催吐萝芙叶醇、催吐萝芙叶醇、尼泊金甲酯、对羟基肉桂酸甲酯、4',5'-二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基木糖苷、schiffnerone B、isohydroxymatairesinol和地芰普内酯。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金玲黄艳刘布鸣侯小涛
关键词:甘蔗属甘蔗叶化学成分
降糖植物多糖来源及其降糖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天然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已被学者深入研究。在综合分析近5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报告用于降糖的植物多糖的来源、多糖的类型及多糖的降血糖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多糖降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侯小涛何耀涛杜正彩邓家刚郑鑫庞国凤张金玲
关键词:降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