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公路客运价格对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幅度较大,通胀和紧缩压力交替出现,宏观经济调控难度逐渐加大.公路客运价格是测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度模型,定量测算公路客运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贡献程度.测算结果表明,交通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较大且增长较快,从2002年的4.44%增长到2007年的7.47%,与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而长途汽车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度比较小且波动不大,基本维持在2.41%左右,较好地起到了平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作用.
- 隋丽娜陈建华曹沫
- 关键词:公路运输公路客运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贡献度
- 基于曲线比较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性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为科学衡量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找出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曲线比较的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相互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模型从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距离和形态两个角度建立评价模型,进而利用评价模型选择样本城市进行评价。
- 陈建华秦芬芬吴载斌
-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社会适应性综合评价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速公路分区划分
- 2014年
-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重要刻度,交通区是经济区的重要表征。文中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收费站点之间OD交通量数据,变交通设施网络静态结构为真实动态交通联系,变通行交通量为连接关系,类比社会实体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方法,构建基于高速公路收费通行数据的交通区划分方法框架,并以山东省高速公路为例,使用成熟的NodeX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全省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状况及其网络结构特征,对于研究经济区划分及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杜彩军路敖青陈建华
- 关键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社会网络分析
- 城市中心区货运需求调查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面对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形势,城市货运发展关乎经济保障。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及研究重心在客运,货运调查由于难度大开展不多,货运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和相关政策制定成为城市交通薄弱环节。通过北京市中心区货运需求调查实践,系统介绍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抽样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从货运量、货运车次、货运空间及时间分布等方面介绍调查结果,并总结组织模式、工作流程以及抽样框建立等方面的做法,为其它城市开展货运调查提供经验借鉴。
- 杜彩军刘晨陈建华
- 关键词:货运交通货运需求抽样调查中心区
- CGE模型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引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在理论分析CG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行业分析需要,研究对现有的投入产出部门进行进一步拆分,并同时加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替代弹性等因素,研究构建符合行业分析需求的交通运输行业CGE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针对通行费征收费率变化进行政策模拟分析。
- 陈建华刘学勇秦芬芬
- 关键词:CGE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域交通运输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五位一体"总布局,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路敖青陈建华王伟
- 关键词: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市域农业现代化
- 道路货物运输量测算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道路货物运输量测算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各地市运输量数据确定各地市当年基期运输量;根据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计算高速公路波动系数,根据普通国省道交通量基础数据计算普通国省道交通量波动系数,确...
- 于丹阳王屾林成功陈建华魏新月秦芬芬黄晓凡李沫磊陈哲昊何涛
- 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效率改进的贡献——基于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 2018年
- 为了从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单独剥离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定量评估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的贡献,在充分借鉴政策公共效应双重差分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匹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重差分与倾向得分匹配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城市道路网平均运行车速、地区生产总值、民用汽车拥有量、道路长度、常住人口等作为模型评估的变量指标。然后选择36个城市,采集了其2008—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对照。研究提出的基于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健性,可用于量化评估智能交通建设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改善作用。模型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智能交通建设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对城市交通平均运行速度提升的贡献约在9.2%左右。
- 陈建华刘学勇刘娜
- 关键词:智能交通交通效率双重差分
-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客运枢纽布局规划——以青岛市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加强城市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定量分析,回避一般抽象数学模型难以推广、解决实际问题的局限,基于空间句法分析原理和方法,以青岛市为例,考虑到新建成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对于城市发展及客运枢纽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分析道路网络特点,考虑不同道路等级相互关系,构建空间句法轴线分析模型,计算集成度等分析指标,有机衔接客运枢纽空间布局特点和城市道路网络集疏运要求,并结合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布局及其它重要影响因素,如铁路客运站建设发展、城市轨道线网规划的分析,提出客运枢纽站场规划空间布局,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协调有序发展,强化分析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客运枢纽布局所带来的影响。
- 杜彩军任伟陈建华
- 关键词:布局规划空间句法运输枢纽道路网络
- 新技术手段在城市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分析传统调查方式存在的瓶颈,指出新技术对于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性。分析新加坡实施的FMS(Future Mobility Survey)调查以及我国2009—2011年在上海、北京、天津开展的交通调查案例得出,GMS、GPS、GIS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开展出行调查的新技术。同时,提出新技术在我国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应用的建议,包括:行业管理部门还需要继续积极引导和鼓励调查机构和充分利用计算技术;鼓励调查单位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通过经验交流的形式,拓展其他城市开展相关调查的视角。
- 于丹阳刘学勇陈建华
- 关键词:居民出行调查GPS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