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井蕾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山疗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2篇老年
  • 2篇疾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压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针刺配合
  • 1篇知识调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酸钠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突出症

机构

  • 7篇泰山疗养院

作者

  • 7篇井蕾
  • 2篇刘霞
  • 2篇王俊磊
  • 2篇梁瑜
  • 1篇魏丽琴
  • 1篇罗光会
  • 1篇张长美
  • 1篇倪爱伟
  • 1篇王莹
  • 1篇王爱英
  • 1篇贺琨

传媒

  • 3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rem自理模式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
王爱英张长美井蕾魏丽琴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脑卒中偏瘫
不同时期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在产程不同阶段行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行剖宫产的孕妇2 8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入产程和产程的时限分为三组,择期组2 037例、早期组670例、晚期组115例,回顾分析三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科转住情况、产褥病率发生情况的差别,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科转住率(3.13%、8.80%)明显低于择期组(4.85%、17.08%)和晚期组(10.43%、23.4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4.18%)和择期组(4.12%)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23.4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评估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剖宫产最佳时机为产程中宫口开大2~6 cm,给每位产妇充分试产的机会,对降低剖宫产率以及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崔素娥王淑华井蕾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手术时机
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指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在社区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对自我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之目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疾病知识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分别对辖区内220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患者的认知情况。结果健康教育指导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升。结论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病人对自我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对防治高血压病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霞梁瑜井蕾
关键词:高血压知识调查健康教育指导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提高措施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老年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10月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按常规将无菌透明敷贴直接固定穿刺部位。实验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再后退外套管1~2 mm,使皮肤外留置外套管4~5 mm。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液体滴速通畅(80.00%)、局部红肿(10.00%)、渗血渗液(6.67%)、留置时间≥3 d(9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再后退外套管1~2 mm,使皮肤外留置外套管4~5 mm优于留置针软管完全置入血管内。
井蕾倪爱伟梁瑜刘霞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心血管疾病
针刺不同角度与方向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影响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的针刺角度与方向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阳经平刺斜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100例。两组取穴相同,上肢取极泉、内关、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八邪;下肢取血海、曲泉、三阴交、复溜、照海、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丘墟、八风。阳经平刺斜刺组,采用阴经穴位数量少、局部强刺激,用泻法不留针,少而重刺泻其"阴急";阳经取穴数量多,局部弱刺激,并均平刺或斜刺刺向拮抗肌肌腹(或肌群),用补法留针30min,多而轻刺补其"阳缓"。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行针至得气后留针,平补平泻。两组均每日2次,每周5天,休息2天,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法和Fugl-Meyer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阳经平刺斜刺组总有效率92.0%(92/10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9.0%(79/100),阳经平刺斜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治疗4周后阳经平刺斜刺组显效66例,总有效率100.0%(100/100),常规针刺组显效42例,总有效率89.0%(89/100),阳经平刺斜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阳经平刺斜刺可明显降低肌张力,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续龙井蕾罗光会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肌张力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0
2013年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艾灸与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寻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方法:选取1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每组80例。针灸组以疼痛局部取穴为主加以辨证配穴和循经远端取穴。经穴施以提插或捻转行针手法,依据辨证给予补泻;奇穴、阿是穴施以"短刺"或"输刺"手法,针感均以患者耐受为度,起针后用纯艾灸条在膝关节周围疼痛局部和肾俞穴上找寻热敏点施以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针刺、艾灸均每天1次,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西药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第1天注射玻璃酸钠25mg+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50mg,以后第8、15、22、29天只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mg。两组均接受5周治疗,统计治疗后的疗效,并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随访1次。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疗效优于针灸组;安全性评价有明显差异(P<0.01),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有明显差异(P<0.01),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短期效果不如西药明显,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续龙井蕾贺琨王俊磊王莹
关键词:针刺艾灸
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
2013年
通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提示要求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紧紧围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作出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情况的出现。
续龙井蕾王俊磊
关键词:骨转移癌误诊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