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痉挛
  • 1篇心病
  • 1篇心理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心理
  • 1篇术后
  • 1篇体外循环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气罩
  • 1篇桡动脉
  • 1篇桡动脉痉挛
  • 1篇外循环
  • 1篇介入
  • 1篇介入诊疗
  • 1篇介入治疗
  • 1篇进度
  • 1篇进气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白美丽
  • 3篇杨小红
  • 3篇程娟
  • 1篇刘娜
  • 1篇赵磊

传媒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ICU应用改良式病员服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ICU应用改良式病员服。包含裤子,裤子包含两个裤腿管,所述两个裤腿管之间的裆部包含可拆卸的部分,可拆卸的部分为布料,裆部包含多个孔。有益效果:改进后的病员衣裤适用于所有不能下床及活动受限的...
张圆圆杨小红白美丽
文献传递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出入液量的对比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出入液量的变化,对术后护理工作做出总结。方法分析比较52例OPCAB与25例CCABG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并记录比较术中及术后的出入液量。结果术后当日OPCAB组的出液量明显比CCABG组要少,术后1-3日两组引流量无明显区别,对两组进行出血量的比较,OPCAB组的出血量比CCABG组要少。两组入液量比较,术中OPCAB组少,然而术后第一日入液量增多,之后又下降。两组尿量的比较,术中及术后当日OPCAB的出液量明显少于CCABG组,而术后1-3日两组患者的出液量无明显差别。结论 OPCAB比CCABG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出入量的控制要求较低,术后的液量控制较为简单。
程娟白美丽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一种便于进食的氧气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进食的氧气罩,包括氧气管、第一氧气罩体和第二氧气罩体,所述氧气管的末端设有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上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氧气罩体和第二氧气罩体的周围均设置有硅胶垫,第一氧气...
程娟杨小红白美丽赵磊张锦航
文献传递
气管插管固定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管插管固定器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一转动板、第一放置槽、第一固定板、第一滑销、第一夹板、第二转动板、第二放置槽、第二固定板、第二滑销、第二夹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该气管插管固定器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
程娟杨小红白美丽郜扬刘娜
文献传递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风险及临床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9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病史及用药方案,给予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测量并记录患者桡动脉直径、解剖是否异常;对桡动脉痉挛发生度多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出现了桡动脉痉挛;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女性、年龄、吸烟、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桡动脉鞘置入时前臂疼痛、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比值、导管交换次数。结论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引发桡动脉痉挛的因素较多,女性、低龄、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和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比值低等,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焦红萍白美丽
关键词:冠心病桡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