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荣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 2020年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纳入研究对象74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时间段为近1年,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DHS固定,观察组实施PFNA固定,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 高文平
- 关键词:PFNA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 :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 ,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 ,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31例中 ,压缩的椎体高度 ,完全恢复 11例 ,恢复 90 % 8例 ,85 % 3例 ,80 % 5例 ,恢复 70 % 3例 ,恢复 6 5 % 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8例术前A级 ,术后7例无恢复 ,1例恢复到B级 ;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 8例 ,D级 2例 ;9例C级恢复到D级 7例 ,E级 2例 ;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复位固定可靠 ,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
- 李福如张艳珍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卢汉生
- 关键词:内固定脊髓减压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AF钉
-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应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从而降低术后髋关节脱位、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 自 1989年 8月 - 1999年 8月 ,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 4 6例 (5 8髋 ) ,随访 2~ 9年 ,平均 5年 3个月。辅助手段包括 :①髂腰肌及内收肌切断 ,股骨髁上骨牵引 ;②股骨粗隆下旋转加短缩截骨 ;③单髋人字石膏制动 ;④髋关节早活动 ,晚负重 ;⑤术后被动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髋关节完全复位率10 0 % ,髋关节屈曲小于 90°者 4髋 ,占 6 9% ,按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4 6例 (5 8髋 )中 ,股骨头坏死 6髋 ,占 10 3% ,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股骨头坏死率。结论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 ,优良率高。
- 李福如王斌生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刘玉琴陆宸照
- 关键词:儿童骨科手术方法
- 血浆LPA、TGF⁃β1和D⁃D检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诊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浆血磷脂酸(LP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D⁃二聚体(D⁃D)检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于山西省荣军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非DVT组(n=69)和DVT组(n=20)。比较两组血浆LPA、TGF⁃β1和D⁃D水平,比较两组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运动、吸烟史、BMI、家族史、采取血栓预防措施),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LPA、TGF⁃β1和D⁃D单一、联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血浆LPA、TGF⁃β1和D⁃D均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运动、吸烟史、BMI和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采取血栓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血浆LPA(<10μmol/L,>140μmol/L)、TGF⁃β1(<10 pg/mL,>100 pg/mL)、D⁃D(>0.5 mg/L)均为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LPA+TGF⁃β1+D⁃D联合诊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AUC为0.896,高于血浆LPA、TGF⁃β1和D⁃D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浆LPA、TGF⁃β1、D⁃D水平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三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诊断效果。
- 吴文广李凯王晓亮李锐高文平师瑜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全膝关节置换术
- 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 2003年
- 目的 :报告在不使用C型臂X线机的情况下 ,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验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作一次摄片导针定位行Richard钉内固定手术。结果 :33例随访 6月~ 3年骨折全部愈合 ,无螺钉穿破股骨头 ,无钉板、螺钉断裂 ,无螺钉退出 ,无骨折畸形愈合 ,3例行走活动时有轻微疼痛 ,全部病例均无髋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该方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允许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特别适合无C型臂X线机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李福如刘玉琴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卢汉生
- 关键词:RICHARD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
-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目前主要的神经成像方式,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高分辨率超声,均无法为医生提供术中实时定位图像。随着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目标区域的直接可视化成为现实,这为神经的术中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归纳并总结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学成像,神经成像”为中文检索词,以“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optical imaging,nerve imaging”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吲哚菁绿引导下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在临床上已被用于术中血管、输尿管和胆管等管状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的识别与定位,是目前在精准外科手术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术中成像方法。(2)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荧光成像的研究中,吲哚菁绿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应用于临床研究的近红外荧光染料。(3)理想神经显影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在围术期容易给药,logD在pH=7.4时数值为0.5-3.0,分子质量<500 Da,有近红外窗口中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能够在神经组织中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SBR值以及较高的安全性。(4)未来近红外神经荧光显影剂的开发中,研究者们应该将重心放在合成吲哚菁绿与神经特异性靶点的复合物中。(5)在应用前景方面,该技术不仅能使术中神经荧光成像将成为现实,而且在原位监测神经再生以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将取得巨大突破。
- 高文平张志华韩飞郝卫国
- 关键词:光学成像神经成像显影剂吲哚菁绿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 2020年
-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肱骨近段骨折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高文平
- 关键词:锁定钢板预后
- “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 2003年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不仅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较多见,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2].1992年3月~1999年5月,我们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不仅摘除了椎间盘,而且扩大了神经根管,效果满意.
- 李福如张艳珍刘玉琴高文平周志琪梁建全陆宸照
- 关键词:开窗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