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之血流动力学原因分析
-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高血压机制。方法对134例HD者进行高血压分组,并采用无创的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CD)于HD前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1、
- 余海峰陈军斌陈黎李春胜郑美华张小青杨希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学特征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CT影像学变化特征,为新冠肺炎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症型,根据临床疾病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恢复期。收集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7天、入院后14~21天CT检查图像,在计算机上阅读患者的DICOM图像,对病变的分析按数量、形态、分布、密度、内部结构等进行描述。结果对60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CT影像分析,显示病变分布双肺明显多于单肺;下肺野明显多于中、上肺野;外周明显多于中央;病灶多发明显高于单发;病变的特征性表现为"蝙蝠翼征"或"反翼征"。从病变密度分析,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影、胸膜下线、网格影、索条影、条带影、小叶间隔增厚、血管增粗等。动态观察,完成3次CT检查的45例普通型患者早期表现以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为主;中期,病变密度逐渐增高,形成网格、索条影为主的表现,中期磨玻璃影及网格索条影所占比例与早期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恢复期,病变逐渐变淡、吸收,或遗留局灶性纤维索条影,与中期比较,各种病变发生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5例重症/危重症患者病变发展迅速,3~5天即成为"白肺"。结论新冠肺炎CT影像具有特征性变化,对临床诊断及评估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 刘相蛟曲佳佳杨希薛玉文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学表现
- 容量、压力负荷对血透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
-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HD)治疗来维持生命。1997年 USRDS 指出,透析的病人40%有冠状动脉性疾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F),HDFP 的研究中也表明只有19%死于肾衰竭而却有58%死于心...
- 余海峰李春胜陈军斌陈黎郑美华张小青杨希
- 文献传递
- 甲泼尼龙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极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BiPAP组采用BiPAP治疗;联合治疗组在BiPAP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0.5~1.0 mg·kg^(-1)·d^(-1)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参数、肺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参数、肺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HR和RR减慢(P<0.05),pH、PaO_(2)、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和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上升(P<0.05),PaCO_(2)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更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BiPAP组(94.44%vs.81.4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BiPAP组(P>0.05)。结论与单用BiPAP治疗相比,甲泼尼龙联合BiPAP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更好,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更明显。
- 杨薇薇杨希
- 关键词:甲泼尼龙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 血透患者高血压的成因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HD患者高血压的原因以及其对血液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9例HD患者行无创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检测,男767例,女222例:中位数年龄58岁;中位数尿素氮26 mmol/L;中位数肌酐664μmo...
- 余海峰李春胜陈军斌余妙郑美华张小青杨希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MP-9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A549细胞侵袭与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MMP-9siRNA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MMP-9表达及细胞侵袭与转移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20名健康者空腹血清MMP-9浓度,同时设计合成针对MMP-9的特异性siRNA,采用oligofectamine转染A549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后MMP-9mRNA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结果:NSCLC患者血清中MMP-9浓度〔(63.44±7.84)ng/mL〕比正常对照组〔(21.57±3.29)ng/mL〕明显升高(P<0.01),且浓度随病理分期增加而增强〔Ⅰ/Ⅱ:(45.40±5.30)ng/mL,Ⅲ/Ⅳ:(89.80±5.02)ng/mL,P<0.01〕,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MMP-9浓度〔(82.26±5.09)ng/mL〕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35.92±4.68)ng/mL〕的患者P<0.01;RT-PCR法显示,转染MMP-9siRNA后,细胞中MMP-9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RNA干扰MMP-9基因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MMP-9可作为NSCLC患者有无发生浸润转移的良好预测指标,靶向MMP-9的siRNA不仅能特异性的降低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能抑制人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杨希朱君飞吴文龙唐猛
- 关键词:MMP-9SIRNA
-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和护理
- 目的:探讨并发高血压脑病的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2例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病人,针对不同病情,给予紧急降压,心痛定10~20mg,卡托普利25~50mg碾碎舌下含服及立其丁10~20mg,硝酸甘...
- 杨希
-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血液透析护理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呼气期正压装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呼气期正压(PEP)装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予单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PEP装置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降低(均 P<0.05),研究组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改善的幅度更大( t=2.261、6.854、2.040,均 P<0.05);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 1/Pre)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升高(均 P<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 t=2.442、2.120、2.944,均 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 P<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 t=7.978、10.857、8.543,均 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分别为(7.52±1.38)d、(7.14±1.38)d、(18.95±4.76)分、(1.73±4.21)分,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的(8.55±1.47)d、(8.25±1.45)d、(8.07±5.81)分、(55.97±5.28)分( t=-2.510、-2.722、-7.943、-10.351,均 P<0.05)。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PEP装置能够有效改善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短期预后,具有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有临床推广意义。
- 朱君飞金礼通王丽娟杨剑杨希王昌惠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正压呼吸炎症介导素类肺通气预后
- 血浆置换及激素冲击治疗抢救HELLP综合征合并肾衰、心衰一例
- 【病例介绍】女,27岁。因停经38周,腹痛、解酱油色尿、尿量减少、黄疸13小时入院。病来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腰酸、腰痛,牙龈出血。查体:T37.2℃,BP185/135mmHg,神志清,痛苦
- 余海峰陈军斌李春胜陈黎张小青郑美华杨希
- 文献传递
- 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效果。方法 138例重度以上AE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48例、C组46例,分别采取糖皮质激素5天、10天、14天疗法,比较各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的差别,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后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用力肺活量)及呼吸困难指数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例(4.5%),B组4例(8.3%),C组9例(19.6%)。C组有两例因为不良反应退出观察。结论糖皮质激素疗程的延长并没有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反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说明5天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在重度以上AECOPD的治疗中是充足的,且不良反应少。
- 杨希唐猛吴旭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