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启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胃癌
  • 5篇外科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3篇前哨
  • 3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十二指...
  • 2篇十二指肠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 2篇切除
  • 2篇肿大
  • 2篇肿大淋巴结
  • 2篇芪黄煎剂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机构

  • 9篇安徽中医学院...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梁启新
  • 5篇刘弋
  • 4篇刘省存
  • 4篇于庆生
  • 3篇喻宗繁
  • 2篇王汉明
  • 2篇潘晋方
  • 2篇李昊
  • 1篇余宏亮
  • 1篇王瑞祥
  • 1篇刘文斌
  • 1篇张琦
  • 1篇郭爱军
  • 1篇汪礼坤
  • 1篇刘远成
  • 1篇潘晋芳
  • 1篇沈瑜
  • 1篇沈毅

传媒

  • 3篇安徽医药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大淋巴结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手术中肿大淋巴结实际转移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查阅胃癌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报告单,记录相关资料并随访5年。分析肿大淋巴结数目和性状与淋巴结转移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96例胃癌标本中,共摘取淋巴结3 305枚(平均16. 86枚/例); 肿大淋巴结1 037枚(平均5. 29枚/例); 转移淋巴结423枚(平均2. 16枚/例)。随着肿大淋巴结数目增多(尤其多于9个)和质地变硬,淋巴结转移率增加, 5年生存状况下降。【结论】肿大淋巴结的个数、类型、大小、质地均可以帮助手术者在术中较为迅速、准确地判断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从而做到合理的淋巴结清扫。
刘省存梁启新李昊刘弋
关键词:淋巴结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肝硬变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引起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 4 0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资料 ,对合并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 4 0例中 2 1例以肝功能受损为首发症状。②肝脏受累的患者较年轻 ,平均年龄为 2 0 .3岁 ;神经系统受累的平均年龄为 2 3岁(P <0 .0 5 )。③肝脏大小平均为肋下 2 .2cm ,脾脏大小平均为肋下 2 .7cm ,WBC为 2 .8× 10 9/L ,PLT为 4 6×10 9/L。④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阳性率为 2 7.5 % ( 11/ 4 0 ) ,4 0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 3例( 7.5 % ) ,均有肝硬变表现 ,其中大出血 1例。结论 :肝硬变、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高压症是本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脾切除手术能改善肝功能 。
沈瑜梁启新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原发性十二指肠三、四段腺癌的手术治疗
2005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三、四段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的十二指肠三、四段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钡餐检查检出率为77.8%,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率为59.3%,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分别为40.7%和33.3%。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术后3年、5年生存率相近。结论胃肠钡餐和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十二指肠三、四段腺癌的主要方法,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作为该部位肿瘤的根治手术。
刘和寿梁启新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外科手术消化道
左半结肠癌梗阻的I期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I期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4年 2月我院收治的 2 5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采用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2 5例 ,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 8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梗阻经严格掌握适应证 ,完善围手术期处理 。
郭爱军梁启新王瑞祥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手术
原发性十二指肠三、四段腺癌手术切除27例报告
2005年
梁启新刘省存刘弋刘文斌
关键词:十二指肠腺癌手术
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在胃癌外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 ,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早期胃癌的发现逐渐增多。但是 ,即使发现的原发肿瘤很小 ,目前手术方法仍然采用远端、近端或全胃切除根治术。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 (SNN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把这一技术应用于胃癌的外科治疗 ,有可能免除常规的淋巴结清扫 。
刘省存梁启新刘弋
关键词:胃癌外科技术前哨淋巴结外科治疗原发肿瘤导航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7年
汪礼坤喻宗繁潘晋芳梁启新于庆生王汉明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外科治疗
胃癌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对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胃癌手术后胃肠激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的调节。方法:将30例要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天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7天胃动素水平均明显回升,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应用中药芪黄煎剂能有效调节术后胃动素的变化(P<0.05);而胃癌患者VIP术前高表达,术后1天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P<0.05),术后7天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应用中药芪黄煎剂能有效调节术后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的变化(P<0.05)。结论: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有利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使之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正常。
于庆生潘晋方喻宗繁王汉明梁启新刘远成
关键词:胃癌胃肠激素
胃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76例胃癌患者行标准根治术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术后HE染色及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前哨淋巴结、HE染色检查非前哨淋巴结的方法,了解胃癌淋巴结转移特征、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胃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预测区...
梁启新
关键词:胃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序贯应用地塞米松及吲哚美辛栓剂防治Wilson病脾切除术后发热
2007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吲哚美辛栓剂序贯用药防治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病人术后发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吲哚美辛栓剂序贯用药,防治45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脾切除术后发热,并与对照组4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1周内体温恢复正常者42例(93.3%),术后2周内体温全部恢复正常(100%),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11.1%);对照组术后1周内体温恢复正常者26例(61.9%),术后2周内共32例(76.2%),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28.6%)。结论肝豆脾切除术后序贯应用地塞米松及吲哚美辛栓剂防治发热疗效确切(P<0.01)且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P<0.01)。
喻宗繁于庆生梁启新沈毅
关键词:脾切除吲哚美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