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柴油
  • 2篇烃类燃料
  • 2篇脱羧
  • 2篇管式
  • 2篇管式反应
  • 2篇管式反应器
  • 2篇反应器
  • 2篇柴油
  • 1篇电絮凝
  • 1篇电絮凝法
  • 1篇电源电压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法
  • 1篇眼点拟微绿球...
  • 1篇氧化态
  • 1篇球藻
  • 1篇微绿球藻
  • 1篇微藻
  • 1篇绿球藻
  • 1篇还原态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计建炳
  • 3篇陆向红
  • 3篇刘洋
  • 1篇卢美贞

传媒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Ni,Mo改性的氧化铝催化生物柴油脱羧制备烃类燃料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内径为16 mm、长度为600 mm的管式反应器中,研究了过渡金属Ni,Mo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催化生物柴油脱羧的效果,比较了活性氧化铝分别经Ni,Mo的氧化态、还原态改性后,催化生物柴油脱羧的活性变化。得出结论:利用过渡金属Mo的氧化态、还原态改性后,氧化铝的催化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利用过渡金属Ni改性后,氧化铝的催化性能基本没有变化。当以还原态的Mo改性后的氧化铝作为脱羧催化剂时,可得到最高约89.23%的酯转化率及37.32%的液态烃产率。
刘洋陆向红计建炳
关键词:管式反应器生物柴油氧化态还原态脱羧
Mo/C催化剂常压催化生物柴油脱羧制备烃类燃料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在内径为16mm、长度为600mm的管式反应器中,利用负载型Mo/C催化剂,常压下催化生物柴油脱羧的效果。主要考察了温度、进料速率、催化剂用量、金属负载率等因素对生物柴油脱羧的影响。得到生物柴油脱羧去氧的适宜条件:反应温度为340℃,Mo在活性炭上的负载率为40%,催化剂用量为40g,进料速率为0.3258g·min-1,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接近100%,液态烃产率为62.35%,液态产物中C15烷烃、C17烷烃和芳香烃为主要组分。固态、液态、气态产物分布分别为8.73%、63.04%和28.23%。实验研究了在较适宜的条件下Mo/C催化剂的寿命,并且分析了其失活的原因。
刘洋陆向红计建炳
关键词:管式反应器生物柴油脱羧常压
电絮凝法收集微藻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电絮凝法采收微藻,研究考察了电源电压、盐度、微藻初始密度、搅拌速率、电极板的宽度以及电极材料等因素对电絮凝采收微藻效果的影响。对不同因素影响下微藻采收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并伴有试验数据作为佐证。研究表明:在电压为5 V,盐度为18.75 g/L(15 g氯化钠加入800 mL藻液中),搅拌速率为200 r/min,电极板宽度为3 cm,电极材料为铝电极时,眼点拟微绿球藻的采收率出现最大值,约为100%,微藻采收完全。
刘洋陆向红卢美贞计建炳
关键词:电絮凝法微藻眼点拟微绿球藻电源电压搅拌速率采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