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奥氏体
  • 3篇NB
  • 2篇合金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物
  • 1篇低合金
  • 1篇低碳
  • 1篇第二相析出
  • 1篇一步法
  • 1篇应变速率
  • 1篇软件平台
  • 1篇数控
  • 1篇塑性
  • 1篇碳氮化物
  • 1篇碳含量
  • 1篇铁素
  • 1篇铁素体
  • 1篇偏析
  • 1篇热加工
  • 1篇热加工性

机构

  • 8篇中央研究院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作者

  • 8篇胡俊
  • 3篇梁文
  • 2篇刘斌
  • 1篇李宇昊
  • 1篇方江龙
  • 1篇蒋知峰
  • 1篇吴润
  • 1篇曹文全
  • 1篇王宇晗
  • 1篇蒋伟
  • 1篇张雪明
  • 1篇李亚静
  • 1篇程松
  • 1篇迟永琳
  • 1篇梁昌鑫
  • 1篇冯景春
  • 1篇周吉
  • 1篇徐志明
  • 1篇杨家荣
  • 1篇汤季安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上海金属
  • 1篇专用汽车
  • 1篇武钢技术
  • 1篇钢铁钒钛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加热工艺对Nb-Ti微合金化高强钢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TEM)以及电解分析等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加热工艺下,含Nb钢、含Ti钢以及Nb-Ti钢的奥氏体晶粒粒径长大规律和第二相固溶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增加或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粒径逐渐增大,钢中第二相析出物数量减少、粒径增大;在相同加热工艺下,Nb-Ti钢的奥氏体晶粒粒径比含Ti钢和含Nb钢的小;加热至1 200℃时含Nb钢中Nb基本全部固溶,而当加热温度升至1 300℃时,含Ti钢中仍有TiN无法固溶。Nb-Ti的复合添加使Nb元素的全固溶温度从1 200℃提高至1 250℃;当加热温度为1 150℃和1 200℃时,细小的第二相粒子TiC和NbC的固溶是造成该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粒径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梁文吴润吴润胡俊尹云洋
关键词:NBTI第二相析出
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热轧Q&P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一步法Q&P工艺处理的热轧Q&P钢微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轧Q&P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XRD衍...
胡俊刘洋梁文刘斌彭周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
影响低碳高强钢中心偏析和带状组织的因素及改进措施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检测了含0.064%、0.085%和0.101%C(质量分数)的低碳高强钢铸坯的中心偏析和带钢中的带状组织,目的是研究影响这种不良组织的因素从而采取改进措施。结果显示:低碳高强钢带钢中的带状组织与铸坯的中心偏析之间有很密切的关联性。中心偏析均存在于铸坯1/2厚度处,沿铸坯宽度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即边部最轻,1/2宽度处次之,1/4宽度处最严重;带状组织在钢板中的分布与中心偏析在铸坯中的分布规律类似。碳和锰的平衡浓度分配系数不同以及铸坯在连铸过程冷却不均匀,是造成铸坯中心偏析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含碳量、增加连铸过程中的电磁搅拌工序,可大大减少低碳高强钢铸坯的中心偏析;热轧加热对改善铸坯中碳的中心偏析效果较明显,但对改善磷的中心偏析几乎无效。
梁文梁文胡俊胡俊王立新
关键词:碳含量中心偏析
两相区轧制后低碳中锰钢中残留奥氏体在单向拉伸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对轧制后低碳中锰钢薄板在不同预拉伸变形量下的组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单向拉伸过程中残留奥氏体组织演变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相变主要发生在局部塑性变形阶段即屈服阶段,屈服阶段结束后,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基本全部转变为马氏体,试样进入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拉伸过程中位错在局部的大量堆积和逐步迁移,在宏观上表现为吕德斯带的产生和移动,导致局部区域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发生相变,并且这种现象大多是沿着轧制方向进行的,并不会重复发生。
张睿曹文全胡俊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吕德斯带
超快冷工艺对高强度含Nb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开展不同冷却速率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超快冷工艺对高强度含Nb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层流冷却,采用超快冷工艺进行冷却,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得到提高,伸长率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随着超快冷冷速的提高,钢材的晶粒尺寸逐渐细化,铁素体、珠光体等高温相变组织比例逐渐减少,贝氏体等中温相变组织比例增加,通过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使得钢材的强度得到增加;同时钢中Nb的析出物数量增多且尺寸逐渐细化,使得钢材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刘斌毕玉梅胡俊魏兵梁文
关键词:含NB钢超快冷析出物
600~1200℃高Nb、Ti微合金钢高温热塑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显微硬度仪对高Nb、Ti微合金钢的高温热塑性拉伸试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Nb、Ti微合金钢在600~1200℃的断面收缩率呈“V”形;在800℃时断面收缩率最小,在1200℃断面收缩率达到最大值。其第Ⅲ脆性区间为680~910℃,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寸碳氮化物和先共析铁素体在晶界析出,弱化了晶界结合力,为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提供了条件。而试样中普遍存在的微米级TiN颗粒,是造成高Nb、Ti微合金钢断面收缩率整体偏低的主要原因。提高应变速率,缩短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和TiN颗粒长大的时间,减弱拉伸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可改善试样在第Ⅲ脆性区间的高温热塑性。
梁文梁文胡俊
关键词:高温热塑性碳氮化物先共析铁素体应变速率
冲焊桥壳用钢板常见缺陷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冲焊桥壳用钢板加工使用中常见的缺陷进行了研究,从钢板的热加工性能、表面质量、切割边部质量、内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失效机理进行探讨,并从冲焊桥壳用钢板的成分设计、连铸坯质量、轧钢工艺控制、切割工艺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可更好地为我国汽车工业服务。
梁文刘永前胡俊魏兵
关键词:热加工性能板型
开放式数控软件平台及应用产品的开发
梁昌鑫王宇晗方江龙徐志明汤季安胡俊迟永琳李宇昊杨家荣周吉蒋知峰程松冯景春张雪明蒋伟李亚静
该系统建立一种适用于包括传统的金属切削机床(如车、铣加工机床等)、特种机床(如激光及等离子切割机床、折弯机等)等需要的开放结构数控系统平台及其标准规范,为企业数控产品的标准化、工程化开发提供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法;开发具有自...
关键词:
关键词:软件平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