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可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社会距离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学龄儿童
  • 1篇吸毒
  • 1篇吸毒者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干预
  • 1篇戒毒
  • 1篇回归社会
  • 1篇儿童
  • 1篇干预
  • 1篇干预效果
  • 1篇村学

机构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朱可
  • 1篇罗菊
  • 1篇向兵
  • 1篇朱长才
  • 1篇许珊丹
  • 1篇熊峰
  • 1篇刘顺利
  • 1篇杜勇
  • 1篇李佳秀
  • 1篇李国栋
  • 1篇杨浩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和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调查分析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得分为20.23±5.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执业现况、对于工作环境满意度、毒品危害减轻知识知晓情况、毒品复吸原因评价的戒毒工作人员的组间社会距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毒工作人员社会距离得分较高,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较大;影响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社会距离的因素有:执业现况、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毒品危害减轻知识知晓情况、毒品复吸原因评价;应进一步加强培训戒毒工作人员的执业能力,提高其对毒品认知和降低对吸毒者的偏见歧视。
熊峰朱长才李国栋杨浩朱可许珊丹
关键词:社会距离回归社会
汉川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汉川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湖北省汉川市某乡镇随机选取农村小学和中学各1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小学三、四、五年级和中学七、八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干预组,以相同的方法选取另一乡镇对应年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的伤害发生情况及伤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0%和7.2%,对照组为20.1%和13.9%,干预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伤害知识平均得分(11.49±1.745)分,高于对照组的(10.37±2.682)分,也高于干预前的(9.96±1.9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伤害相关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育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应提高农村学龄儿童伤害认知水平,以降低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
刘顺利罗菊向兵李佳秀尹本亮朱可杜勇
关键词:农村学龄儿童干预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