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洁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软骨
  • 3篇下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血小板源性
  • 2篇血小板源性生...
  • 2篇血小板源性生...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生长因子
  • 2篇髁突
  • 2篇髁突软骨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济南市人民政...
  • 1篇济南市市中区...

作者

  • 5篇高洁
  • 5篇杨帅
  • 4篇王明国
  • 4篇李雪
  • 2篇李秀梅
  • 1篇杨世茂
  • 1篇刘金盼
  • 1篇范园园
  • 1篇李荣慧
  • 1篇宋岩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下颌持续前导作用下髁状突软骨改建的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以往的动物实验证明,前导下颌可以导致年轻SD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改建,主要表现为髁状突组织的生长速度加快,下颌骨发生继发性生长。但其髁突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建研究仍是研究的关键所在。目的:观察生长期大鼠在下颌持续前导作用下髁状突软骨生长和改建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4 h佩戴下颌前导矫治器,分别在干预3,7,14,21,30 d麻醉处死动物并取材,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从干预14 d开始,实验组髁突软骨厚度在观察周期中出现先增加后变薄的现象,髁状突中后部软骨厚度变化显著(P<0.01)。从干预7 d开始髁突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建,包括细胞内细胞核固缩,粗面内质网腔隙肿胀,脂滴变小甚至消失,核周微丝变少且不规则,细胞外基质增宽变多以及出现大片空白等。结果证实,在下颌前导作用下,大鼠髁突软骨会随着承受力的时间增厚或变薄,软骨细胞基质合成能力也会显著增强。
李雪王明国杨帅高洁范园园宋岩
关键词:软骨超微结构软骨组织工程下颌前伸髁状突功能性矫治器
PRF及所含三因子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及其所含三因子TGF-β1、PDGF-AB、VEGF分别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黏附的影响。方法:将ADSCs培养在含有PRF膜和不同浓度的PDFG-AB、TGF-β1、BEGF中,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培养2 h后细胞黏附能力,CCK-8法检测培养1~7 d细胞增殖。结果:黏附实验显示,PRF组的黏附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PDGF-AB组内黏附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TGF-β1、VEGF组内黏附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实验表明,PRF组的细胞增殖在各个时间点(1、3、5、7 d)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PDGF-AB、VEGF组内细胞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浓度的TGF-β1组细胞增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RF能提高ADSCs的增殖和黏附的能力。PDGF-AB和VEGF可促进ADSCs的增殖;TGF-β1和VEGF均可促进ADSCs的黏附,并呈一定的量效正相关。
高洁王明国李秀梅杨帅李雪
关键词:细胞黏附
不同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骨量不足限制了口腔种植修复的广泛应用,如何促进干细胞的迁移、黏附和增殖进而促进内源骨再生成为研究的关键点。目的:观察不同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兔脂肪干细胞迁移、黏附和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组合因子。方法:无菌切除兔腹股沟处的白色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培养脂肪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组(组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3),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4)和空白对照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Transwell实验显示,4组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2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1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μg/L)组(组4)迁移细胞数最多,显著促进了脂肪干细胞的迁移。黏附实验结果显示,4组间黏附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3)黏附细胞数最多,显著促进了脂肪干细胞的黏附。CCK-8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时间点(1,3,5,7 d),各因子组合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2)递增的吸光度值最大,显著促进了兔脂肪干细胞的增殖。
高洁王明国杨帅李雪杨世茂李秀梅刘金盼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运动细胞粘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脂肪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颌持续前导对成年及幼年期大鼠髁突软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Micro-CT下髁突骨质变化的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既往实验结果表明下颌前导能够使幼年期大鼠髁突发生改建,表现为促进髁突组织生长。但下颌前导对成年期大鼠髁突改建影响以及在髁突软骨超微结构等方面与幼年期大鼠的差异仍是研究的关键。目的:观察成年期大鼠与幼年期大鼠在下颌持续前导作用下髁突软骨的改建差异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30只4周龄的SD大鼠和30只9周龄的SD大鼠建立下颌前导模型。分别随机分为是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坚持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不需要佩戴该装置,分别在第3,7,14,21,30天处死动物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髁突中的表达及分布,MicroCT分析髁突骨质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成年期大鼠与幼年期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率及灰度值在第7天开始增多,成年期大鼠实验组30 d时达到最高值(P <0.01);幼年期大鼠实验组21 d时达到最大值(P <0.01),30d时灰度值较21d时减小,但仍大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相比,Micro-CT显示实验组的新生骨和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分离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在下颌持续前导下,成年期与幼年期大鼠髁突软骨出现增生性改建,并存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但是幼年期大鼠更易发生适应性改建。
武敏李雪高洁杨帅蔡毅志王明国
关键词:下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颌持续前导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成年期大鼠在下颌持续前导作用下髁突软骨的改建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0只9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佩戴上颌斜面导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第3、7、14、21、30天处死动物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髁突中的表达及分布,透射电镜观察髁突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Micro CT分析髁突骨质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髁突中部和后部软骨增生明显,软骨细胞BMP-2阳性细胞率及灰度值在第7天开始增多,随时间延长而增强,髁突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细胞核固缩,核周微丝变少、脂滴变小、内质网腔隙肿胀、细胞外基质增宽变多等。Micro-CT显示实验组的新生骨和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分离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在下颌持续前导下,成年期大鼠髁突软骨出现增生性改建,并存在BMP-2的高表达。
杨帅李雪高洁蔡毅志李荣慧王明国
关键词:软骨超微结构骨形态发生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