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药敏
  • 2篇支原体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乳膏
  • 2篇湿疣
  • 2篇特发性
  • 2篇体感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咪唑斯汀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特发性
  • 2篇慢性特发性荨...
  • 2篇浸泡
  • 2篇尖锐湿疣
  • 2篇封包
  • 2篇复发
  • 2篇冰醋酸

机构

  • 13篇广东普宁市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广东普宁市中...

作者

  • 13篇马文辉
  • 2篇张广中
  • 1篇曾跃斌
  • 1篇陈新平
  • 1篇陈少鸿
  • 1篇黄美卿

传媒

  • 5篇岭南皮肤性病...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对2家医院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送检的1 470份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分离,并对检出的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663例,阳性率45.1%,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534例,人型支原体感染11例,两者混合感染118例。检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但都低于90%;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低于40%,7株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支原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马文辉邱木雄程力明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左旋咪唑联合卡介菌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联合卡介菌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电灼术烧灼疣体后,治疗组口服左旋咪唑50mg,一日3次,连服3日停药1周再重复,同时肌注卡介菌素0.5mg,3日1次;对照组仅予肌注卡介菌素,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于第2周、4周、8周、12周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5.88%对照组复发率为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旋咪唑联合卡介菌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方育东邱木雄马文辉
关键词:左旋咪唑卡介菌素尖锐湿疣
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高频电灼后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每周3次,连用10周;对照组32例单纯单频电灼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是87.5%和37.5%,复发率分别是12.5%和62.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P<0.01),治疗组局部不良反应轻,可以耐受。结论:高频电灼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马文辉方育东
关键词:高频电灼咪喹莫特尖锐湿疣
广东省普宁市1956~2007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2009年
目的研究普宁市近52年的麻风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普宁市1956~2008年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历年发现病人2593例,其中少菌型(PB)1991例,占76.78%,多菌型(MB6)602例,占23.22%,少菌型与多菌型相比为3:1,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前以普查发现病人为主,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MBT)比DDS单疗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结论普宁市经过麻防工作人员52年的不懈努力,达到广东省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已20年,麻风病流行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种疫情指标无出现反跳现象,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赖庆松邱木雄黄美卿赖秋亮马文辉方育东
关键词:麻风病流行病学
咪唑斯汀与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与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并与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进行比较。方法:将92例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及外用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对照组仅外用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1.7%,治疗指数分别为86.79%和74.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唑斯汀与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联合治疗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邱木雄方育东谢少虹马文辉
关键词:湿疹亚急性神经性皮炎咪唑斯汀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广东省普宁市2001年与2003年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对比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了解本地区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 :对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 2 0 0 1年 2 1 6例和 2 0 0 3年 2 87例支原体阳性者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司巴沙星(SPA)、克拉霉素 (CLA)、可乐必妥 (CRA)、交沙霉素 (JOS)、阿奇霉素 (AZI)、罗红霉素 (ROX)、乙酰螺旋霉素 (ASP)、强力霉素 (DOX)、氧氟沙星 (OFL)、美满霉素 (MIN)、四环素 (TET)、红霉素 (ERY) 1 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2 0 0 1年SPA( 92 6% )和CLA( 91 1 % )高度敏感 ( >90 % ) ;而 2 0 0 3年全部低于 80 %。出现对 1 2种抗菌药不敏感的支原体 ,2 0 0 1年有 7例 ,2 0 0 3年有 42例。结论 :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年下降 ,对支原体感染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
邱木雄马文辉程力明曾跃斌
关键词: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药敏结果妇科门诊可乐必妥CLA
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9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每日1次。观察治疗第7、14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1周、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和88%,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效、安全。
方育东谢少虹陈新平马文辉赖秋亮陈少鸿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特发性左西替利嗪西替利嗪
冰醋酸糊封包联合马齿苋合剂三方浸泡冶疗复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复发性跖疣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患者皮损冰醋酸糊封包联合马齿苋合剂三方浸泡,对照组44例冰醋酸糊封包。结果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醋酸糊封包联合马齿苋合剂三方治疗复发性跖疣...
马文辉张广中邱木雄方育东赖庆松
关键词:马齿苋合剂复发性冰醋酸
文献传递
广东省普宁市2004~2008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普宁市2004—2008年性病(STD)发病趋势与流行特点,为控制疾病制定对策提供参考。方法:将普宁市2004~2008年间监测到的1558例STD资料归纳、统计、分析。结果:普宁市STD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9.03/10万到2007年的20.11/10万时达到高峰,2008年又回落至15.85/10万。结论:STD发病率的上升应引起重视,以后应加强STD疫情防治管理并继续做好高危人群干预工作。
邱木雄方育东马文辉
关键词:性病流行病学
咪唑斯汀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究方法,对70例CIU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乌蛇止痒丸2.5g 3次/d,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连续口服4周;观察2组治疗第14天和28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第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和6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46,P>0.05);服药第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4%和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88,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CIU疗效确切。
马文辉邱木雄
关键词:咪唑斯汀乌蛇止痒丸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