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微电极阵列
  • 3篇电化学
  • 3篇电极
  • 3篇动作电位
  • 3篇多巴
  • 3篇信号
  • 3篇神经科
  • 3篇神经科学
  • 3篇双模
  • 2篇递质
  • 2篇电化学反应
  • 2篇电生理
  • 2篇多巴胺
  • 2篇信号检测
  • 2篇植入式
  • 2篇神经递质
  • 2篇神经化学
  • 2篇神经元
  • 2篇输出数据
  • 2篇化学反应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电...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张松
  • 8篇蔡新霞
  • 7篇徐声伟
  • 6篇宋轶琳
  • 5篇王蜜霞
  • 4篇肖桂花
  • 3篇罗金平
  • 3篇刘军涛
  • 3篇王力
  • 3篇杨丽丽
  • 1篇毛兰群
  • 1篇于萍

传媒

  • 3篇分析化学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The 3r...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检测系统,包括:自参考微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检测位点,配置为用于植入待检测部位,在同一个检测位点同时获取参考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信号;电化学检测仪,连接所述自参考微电极阵列,用于同时检测多个检测位点的化学...
徐声伟蔡新霞刘军涛王蜜霞宋轶琳罗金平徐辉任肖桂花张松
一种神经信息光电调控与双模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信息光电调控与双模检测系统,用于对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神经信息进行调控与检测,包括神经调控模块,用于对所述神经系统施加光刺激信号或电刺激信号,并对该光刺激信号或电刺激信号进行调控;双模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
徐声伟蔡新霞王蜜霞刘军涛宋轶琳罗金平徐辉任张松杨丽丽
文献传递
脑死亡过程中谷氨酸与场电位的同步检测微电极阵列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高浓度胞外K+会引起神经元的去极化、谷氨酸释放、甚至细胞死亡。为研究高浓度K+对在体神经元的影响,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方法制作了一种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其上包含形状、位置固定的电化学(50×150μm)和电生理(直径为15μm)检测位点,可同时进行脑内神经递质谷氨酸、局部场电位信号(LFP)双模检测。将这种MEA植入到大鼠纹状体后,给大鼠皮层施加高浓度K+刺激,结果表明,高钾刺激增加了纹状体内谷氨酸浓度,同时抑制了神经电生理活动。这是首次采用双模MEA研究神经元在体死亡过程,结果验证了双模微电极阵列在体检测的可行性,可用于研究脑内神经电化学、电生理的时空关系。
蔚文婧宋轶琳范心怡张松王力徐声伟蔡新霞
关键词:脑死亡高钾谷氨酸
基于微丝电极的神经电信号检测系统研制被引量:1
2017年
研制了一种生物神经电信号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采用微丝电极作为信号采集传感器,经过微弱信号调理仪器对微弱神经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开发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软件对所采集的信号进一步分析、显示以及存储等。实验中仪器噪声小于20μV的条件下检测到了幅值为160μV神经电信号,S/N≈8,结果表明:本检测系统可实现对微弱神经电信号的检测。
宋先腾徐声伟王蜜霞张松王力蔡新霞
关键词:微弱信号检测嵌入式控制LABVIEW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大鼠脑内L-DOPA刺激谷氨酸释放和神经电信号检测被引量:4
2017年
左旋多巴(L-DOPA)是帕金森症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长期使用具有神经毒性,其作用机理复杂.为了研究L-DOPA对大脑纹状体谷氨酸神经通路在体神经元的影响,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备了一种16通道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芯片,其上集成了直径10μm的电生理、电化学双模信号检测位点,能够实时记录脑内神经递质谷氨酸和动作电位(spike)、局部场电位(LFP)等神经电信号的同步变化.将这种MEA植入大鼠纹状体,在皮层施加L-DOPA(100μL,2 mmol/L)刺激后,随着纹状体内谷氨酸浓度的迅速增加,神经元spike发放频率和LFP低频段功率同步衰减.实验结果从神经元层次在体验证了L-DOPA的神经毒性,可为帕金森症治疗药理研究提供线索.
范心怡张松宋轶琳宋轶琳肖桂花肖桂花蔡新霞
关键词:左旋多巴谷氨酸动作电位
基于双模检测仪器的大鼠神经放电和神经化学信号同步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研制了一种可同步检测神经电生理和化学信号的双模检测仪,并应用此仪器开展了双模同步检测实验。此仪器具有0.3μV电压分辨率的64通道神经电生理检测功能、pA级电流精度的4通道电化学检测功能,具备动作电位分离分类、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等常用的检测功能,并且能实现对双模神经信号的同步观测和分析。在采用此仪器开展的单模实验中,完整地检测到了64通道的模拟神经信号,结合微电极阵列获得了信噪比(S/N)为6的神经动作电位发放;采用循环伏安法,获得了铁氰化钾在溶液浓度0.1~10 mmol/L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89;同时,采用计时电流法获得了抗坏血酸在溶液浓度10~800μmol/L范围内与电流响应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41。结合大鼠脑缺血模型开展了双模检测实验,在该模型中成功地同步检测到了神经动作电位发放和抗坏血酸浓度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并发现大鼠大脑初级感觉皮层抗坏血酸浓度与动作电位发放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徐声伟王力宋先腾张松王蜜霞于萍毛兰群蔡新霞
关键词:双模神经化学动作电位微电极
活体大鼠植入式MEA神经信号检测
大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神经元是组成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自身会产生大量复杂而有序的信息,并依靠脉冲放电和神经递质释放两种模式来完成这些信息的整合与传递。因此,群体神经细胞中蕴含着大量包括电学和...
张松宋轶琳蔚文静徐辉任刘春秀王力蔡新霞
关键词:双模电生理电化学多巴胺
微纳电极阵列检测丘脑底核电刺激引起的纹状体神经元活动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丘脑底核(STN)深部脑刺激(DBS)已成为帕金森病的重要外科治疗手段,然而其确切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备了一种16通道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在MEA表面修饰了铂黑-还原氧化石墨烯-Nafion膜(Pt/RGO/Nafion)纳米材料,用于同步检测麻醉大鼠脑内纹状体神经元在STN电刺激前后多巴胺(DA)含量和动作电位(Spike)发放变化。STN-DBS结果表明,电刺激20 s后,DA含量开始升高,最高达1.72μmol/L,较高浓度状态保持约50 s后回落至正常水平。与此同时,检测到在DA上升阶段中间神经元Spike发放活动增强,在保持高于DA正常浓度水平阶段,中等多棘神经元(MSNs)放电频率增加。本研究制备的微电极阵列传感器能够实现脑内多巴胺和电生理的原位实时检测,有望成为神经信息检测的有力工具。
杨丽丽宋轶琳宋轶琳张禹徐声伟张松高飞肖桂花蔡新霞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多巴胺动作电位
电化学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检测系统,包括:自参考微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检测位点,配置为用于植入待检测部位,在同一个检测位点同时获取参考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信号;电化学检测仪,连接所述自参考微电极阵列,用于同时检测多个检测位点的化学...
徐声伟蔡新霞刘军涛王蜜霞宋轶琳罗金平徐辉任肖桂花张松
文献传递
活体大鼠植入式MEA神经电生理和电化学信号检测与电刺激的研究
元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协同完成的,因此电生理和电化学信号的同时获得对于研究大脑神经元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本文中,首先通过标准光刻工艺制作了一种Si基底的低成本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用于大鼠在体实验,这种...
张松宋轶琳蔚文静徐辉任刘春秀王力蔡新霞
关键词:神经元活动电生理电刺激信号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