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达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癌
  • 5篇微波
  • 5篇微波消融
  • 5篇消融
  • 4篇CT引导
  • 3篇肿瘤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皮肤
  • 2篇皮肤剂量
  • 2篇微波消融治疗
  • 2篇细胞
  • 2篇消融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门子(中国...

作者

  • 12篇房达
  • 7篇崔石昌
  • 6篇郑加生
  • 6篇崔雄伟
  • 5篇杜宁
  • 4篇李京华
  • 3篇赵乾
  • 3篇马良
  • 2篇袁春旺
  • 2篇张永宏
  • 2篇高文峰
  • 2篇孙斌
  • 2篇李建军
  • 1篇王璇
  • 1篇扈彩霞
  • 1篇钱智玲
  • 1篇张丽丽
  • 1篇郭佳
  • 1篇何宁
  • 1篇孙健

传媒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路径和经股动脉路径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差异。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肿瘤介入治疗中心接受TACE治疗的2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入路,患者分为桡动脉组(116例)和股动脉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辐射检测系统显示的辐射参数。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参数在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透视时间、造影时间、Xper CT);剂量面积乘积(DAP)(总DAP、透视DAP、造影DAP、Xper CT DAP);空气比释动能(AK)(总AK、透视A、造影AK、Xper CT AK)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ACE术中,无论经桡动脉还是经股动脉路径均可顺利完成操作,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差不大。
房达马良杜宁赵隶嬴赵乾高文峰袁春旺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桡动脉路径
C形臂碘油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C形臂碘油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肝癌患者,先行64层CT扫描,再行TACE术。术中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然后注入超液态碘化油行诊断性栓塞,即刻行C形臂CT平扫,如发现有明确的肝癌病灶,再经微导管超选择插至病灶的肿瘤供养血管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TACE术后7~14 d内复查CT(碘油CT)。由4名医师分别对64层CT、DSA、C形臂碘油CT和碘油CT的图像进行读片,并对肝癌病灶分别计数。以碘油CT的评价标准判断C形臂碘油CT的结果。TACE前后甲胎蛋白(AFP)含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40例患者64层CT发现13个可疑病灶;DSA确诊10个病灶,发现4个可疑病灶;C形臂碘油CT发现71个病灶;碘油CT确诊67个病灶。TACE前后的AFP值分别为(452.3±192.6)μg/L和(223.8±9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39)。结论 C形臂碘油CT在TACE术中可早期发现肝癌微小病灶,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李建军郑加生崔雄伟孙斌房达叶琳超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碘油CT
CT引导肝癌介入中患者有效辐射剂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5种CT引导介入操作中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进行CT引导介入诊断和治疗的390次肝癌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肝穿刺、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5种方法。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介入操作方式、扫描时间、照射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根据转换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肝穿刺、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49.7±23.4)s、(88.9±21.3)s、(89.5±40.6)s、(106.0±43.5)s和(87.7±27.6)s;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19.5±14.9)m Sv、(30.0±10.2)m Sv、(34.2±17.6)m Sv、(38.1±19.9)m Sv和(33.1±13.1)m Sv。肝穿刺组患者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消融治疗组。有效剂量与管电流、扫描时间、照射量、容积CT剂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CT引导下单次介入操作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合并症的危险小,是相对安全的;但多次介入治疗累积的有效辐射剂量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房达崔雄伟李京华赵隶嬴郑加生崔石昌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介入治疗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261例肝癌患者分为肝叶超选择介入组和肝段超-超选择介入组,分析随机记录的辐射参数。结果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的透视时间为(9.67±6.44)min、造影次数(4.29±1.68)次、造影时间为(48.3±19.1)s、面积剂量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为(29 531±10 798)μ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为(4.43±1.62) 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为(1 029.6±526.8) mGy、最高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为(864.9±442.5)mGy。肝段超-超选择组的透视时间、造影次数、造影时间、DAP、ED、CD和PSD均高于肝叶超选择组。117例(44.8%)患者的CD值>1 Gy。结论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接受了较高剂量的辐射,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减少辐射剂量。
房达赵乾杜宁赵隶嬴马良崔石昌
关键词:肝癌放射介入治疗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头颅MRI表现特点
2019年
目的总结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7年收治的33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头颅MRI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的33例患者中,MRI异常发现阳性率为18例(54.5%)0表现多为稍长或长T1、稍长或长T2信号,抑脂T2像呈低信号,呈对称性的小片状异常信号,边界欠清;病变范围:主要累及豆状核(18/18例)、苍白球(15/18例)、脑桥(13/18例)、中脑(14/18例)、尾状核头(18/18例)、丘脑(10/18例)、齿状核(12/18例)、小脑半球(8/18例)、脑白质(8/18例)等部位,呈近似对称分布。肝型肝豆状核变性头颅MRI异常多见于女性及年长者;头颅MRI异常表现与铜蓝蛋白、肝功能无关。结论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以肝损伤为主要表现,头颅MRI异常可先于临床症状出现,患者应及时行头颅MRI检查以尽早发现颅脑病变。
房达钱智玲崔雄伟张永宏崔石昌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型磁共振成像豆状核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CT剂量的优化控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采用低剂量CT进行引导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次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的患者,按照引导CT剂量分为常规组(管电流100m A)50例和低剂量组(管电流50m A)50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分别记录和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患者的CT图像均能满足微波消融治疗要求,均顺利完成治疗。低剂量组患者总辐射剂量(10477±4120)m As vs(5459±933)m As,P<0.01、CTDIvol(229±98)m Gy vs(78±14)m Gy,P<0.01、DLP(2094±891)m Gycm vs(78±14)m Gycm,P<0.01、ED(31.4±13.4)m Gy vs(16.4±2.8)m Gy,P<0.01,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肝癌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可以采用50m A管电流低剂量CT引导治疗。
房达崔石昌李京华赵隶嬴郑加生崔雄伟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低剂量
原发性肝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肿瘤位置与疼痛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局部麻醉下CT引导肝癌微波消融(MWA)术中,肿瘤位置与患者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35例肝癌患者42个肿瘤病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施CT引导经皮MWA治疗。临近肝包膜组16例患者、19个病灶,病灶临近肝包膜和(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5 mm;远离肝包膜组19例患者、23个病灶,病灶距肝包膜及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均>5 m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基础VAS评分、术中VAS评分(MWA中最大痛觉评分)、相对VAS评分(术中VAS评分减去基础VAS评分)、可耐受最大功率、消融时间、哌替啶用量。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6例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术中VAS评分、相对VAS评分(3.25±0.68和3.00±0.52)明显高于19例远离肝包膜组患者(2.74±0.73和2.47±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和0.009),即消融治疗时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疼痛比远离肝包膜组患者更明显。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哌替啶用量[(78.1±20.2)mg]亦高于远离肝包膜组患者[(64.5±17.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给予高剂量哌替啶治疗后,可耐受最大功率和消融时间在临近肝包膜组[(73.8±15.4)W、(6.6±1.8)min]与远离肝包膜组[(75.8±17.7)W、(6.4±2.1)mi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临近肝包膜及门静脉分支的肝癌病灶行MWA治疗时,患者疼痛更明显。追加用哌替啶剂量后,可完成MWA治疗。
李京华崔石昌孙健房达杜宁郑加生崔雄伟
关键词:微波消融疼痛测定
强化局部麻醉对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评价强化局部麻醉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微波治疗时采用强化局部麻醉.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3%(43/100例)患者术中收缩压升高,18%(18/100例)诊断为围手术期高血压,给予乌拉地尔、哌替啶静脉输注治疗;26%(26/100例)患 者术中出现心率增快,最高达120次/分,74%(74/100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降低,19%(19/100例)心率低于60次/分,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67%(67/100例)患者术中出现呼吸加快,17%(17/100例)患者术中呼吸减慢;16例患者术中呼吸频率无变化.无患者血氧饱和度〈90%或需要面罩加压辅助通气.术后患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均趋于稳定.结论 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术中及术后均保持容许范围内.在微波治疗肝癌过程中采用强化局部麻醉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赵亚莉王群房达杜宁李京华
精益管理在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介入手术室的具体情况,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对一次性高值耗材申领、存放、使用及收费等管理环节的现状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方法,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阶段逐一改进。结果:实施精益管理后,对介入手术室高值耗材实行分类化、目视化管理,术前高值耗材准备完好率、放置规范率、有效使用率、及时发现缺货告知率高于管理前,损耗率、过期浪费率、护士寻找物品的时间均低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室高值耗材运用精益管理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升介入手术室形象,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王璇平春夏张丽丽王俊超房达郭佳
关键词:精益管理高值耗材管理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的15例肺癌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5~81岁,平均(62±11)岁。均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观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生存率。结果 15例肺癌患者共有18个肿瘤,直径1.0~13.7 cm,平均(4.9±3.0)cm。其中腺癌10例,鳞状细胞癌4例,小细胞肺癌1例。共行20人次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术后120d死亡率为0。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术中出现气胸。中位生存时间为18.5个月,1年生存率60.00%,2年生存率27.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李建军郑加生崔雄伟崔石昌孙斌袁春旺房达
关键词:微波消融肺肿瘤生存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