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TIGAR在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调节剂(TP53-induced glycolysis and apoptosis regulator, TIGAR)是参与p53引起的糖酵解和凋亡的重要因素,其与代谢稳态关系密切。TIGAR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自噬、凋亡、炎症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来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就TIGAR的基本信息、调节因素以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赵航 陈静 杨丹丹关键词: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代谢 医德培养联合身份代入法在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医德培养联合身份代入法在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实习的200名实习生,将单月进入产科实习的10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双月进入产科临床实习10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医德培养联合身份代入法进行培训。两组实习生均实习6个月。在培训前后,采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考核量表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带教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JSE-HP)中文版评估实习生对患者的共情能力。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等带教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实习生观点采择、情感关怀、换位思考等共情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德培养联合身份代入法带教效果较好,可提高产科临床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共情及实践能力。 周栩茹 田洁 崔华英 杨丹丹 覃琴红关键词:医德培养 产科 教学 共情能力 内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2024年 探讨课程思政在内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践,选择2021届45名护理学本科生和2022届45名本科生的秋季学期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2021届本学期采用常规情景模拟教学,设为对照组,2022秋季学期之后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情景模拟教学,设为实验组组,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成长性。结果 采用课程思政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分显著提高,情景模拟效果、案例编制效果、案例编制效果和思政教学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同期期末考试成绩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课程思政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实施,获得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同时可以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综合水平,可以在护理教学中大力推广。 田俊 潘敏 马玉琴 徐向静 杨丹丹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情景模拟教学 新医改背景下某三甲医院“六心”志愿者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2019年 构建“六心”志愿者服务模式,组织全院围绕“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的“六心”开展志愿者服务,并设计志愿者调查问卷和服务对象调查问卷对实施“六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前后进行调查分析,提示开展“六心”志愿者服务能增强医院志愿者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医患关系的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建立医院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杨丹丹 黄爱娥关键词:志愿者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探索--以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为例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效果;方法:本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医联体",通过"走下去、送上来"加强医疗互动和师资整合,应用5W1H方法分析解决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应用于学科建设、基地管理、师资交流、培训质量监管等八个方面。结果:"医联体"模式下的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学习积极性、临床服务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结论:在"医联体"模式下在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 杨丹丹 张继红 李家蒂关键词:全科医师 头脑风暴法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头脑风暴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方法:以我院外科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头脑风暴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成绩、技能操作、学习积极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参与头脑风暴后综合评分与参与前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课后效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提问、查阅资料、发言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外科临床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带教老师评教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脑风暴法提高了规培医师对外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学习能力,提升了综合能力。 杨丹丹 徐继宗 杜丹 李玉莲关键词:头脑风暴 住院医师 α-Synuclein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2021年 α-Syn(α-Synuclein,SNAC)最初是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淀粉样斑块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在突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α-Syn主要在脑中表达,研究发现其参与脑缺血损伤发生发展。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该文简要介绍α-Syn的基本概念,并介绍α-Syn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变化,重点探讨α-Syn在脑缺血中的作用。该文提供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对α-Syn进行深入探索,α-Syn可能是未来脑缺血诊治的有效靶点。 赵航 陈静 杨丹丹关键词:Α-SYNUCLEIN 脑缺血 磷酸化 两种不同方式社区网格员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培训社区网格员徒手心肺复苏效果的差异。方法医院急救培训小组对178名社区网格员分两组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并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前后效果以及两种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第一组(对照组)培训前后理论合格率为3.4%和84.3%,操作考核合格率为0和39.3%;第二组(观察组)培训前后理论合格率为2.2%和93.9%;技术操作培训前无一人合格,培训后合格率为78.7%。结论通过对社区网格员进行院前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后基本能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相关技能,采用有针对性地理论和实际操作指导的培训方式符合学员的学习意愿,能有效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杨丹丹关键词:心肺复苏 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典型案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重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重症医学科轮转的研究生32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学生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试验组学生采用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法带教。2组学生的学习时间均为8周,对2组应用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2组学生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发现试验组学生在心电图阅读、医学影像图片阅读、技能操作规范、医患沟通技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上一年基础成绩,试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各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联合PBL教学法,不仅能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度,并且提升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向常清 熊晓兰 杨丹丹 张斌 周立涛 黄伟关键词:重症医学 专业学位 传统教学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5年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易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故常行气管切开术,目的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但气管切开后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极易直接侵入而继发感染,进而会加重病情,危及生命,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此类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及其重要。本文综述了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目的和作用、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新进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 杨丹丹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