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婧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螺旋体
  • 2篇黑瞎子岛
  • 2篇PCR检测方...
  • 2篇伯氏疏螺旋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原体
  • 1篇中俄
  • 1篇中俄边境
  • 1篇伤寒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鼠形动物
  • 1篇携带病原体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酶链反应
  • 1篇免疫学检测
  • 1篇聚合酶

机构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蔡婧
  • 3篇徐宝梁
  • 3篇杨宇
  • 2篇卢婷婷
  • 2篇王建成
  • 1篇应长青
  • 1篇孙肖红
  • 1篇赵婷婷
  • 1篇刘丽娟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伯氏疏螺旋体分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伯氏疏螺旋体的分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对3种致病基因型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阿氏疏螺旋体B.afzelii、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检出并分型。方法针对3种基因型菌株的外膜蛋白osp C基因,在保守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并分别设计型特异Taqman探针,3条探针分别标记FAM、Texas Red和CY5荧光报告基团,建立和优化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的最低检测值为B.garinii 40copies/μl、B.afzelii 5.17copies/μl和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 37.8copies/μl,通过检测立克次体、土拉弗朗西斯菌无交叉反应,检测100只游离蜱与常规PCR结合测序结果分型一致,说明本方法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论该方法能快速检测伯氏疏螺旋体并同时分型,为莱姆病的诊断提供新方法。
蔡婧王建成孙肖红徐宝梁王静富英群侯咏杨宇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分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莱姆病又称莱姆包柔体病或莱姆疏螺旋体病,是因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由蜱为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伯氏疏螺旋体是莱姆病的主要病原体,在分类学上属于螺旋体目、螺旋体科中的包柔螺旋体属,也称疏螺旋体属。莱姆病最初于1977年...
蔡婧
关键词:莱姆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快速筛查伯氏疏螺旋体免疫学检测
文献传递
中俄边境黑瞎子岛地区鼠群斑疹伤寒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中俄边境黑瞎子岛地区鼠群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感染状况。方法于2013-2014年在黑瞎子岛地区采用夹夜法捕鼠,无菌取其肝脏组织,提取鼠肝脏总核酸,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技术,对提取的鼠肝脏总核酸中glt A基因的136 bp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并利用Mega 5.0软件与Gen Bank中已知菌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捕鼠644只,隶属于3目5科8属,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捕获总数的42.70%(275/644),其次为红背鼠平和东方田鼠,分别占27.64%(178/644)和21.12%(136/644)。共检出31只鼠感染斑疹伤寒,阳性率为4.81%,分属于啮齿目中5种鼠,其中东方田鼠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为9.56%(13/136),其他啮齿目鼠形动物感染率相对较低,但各鼠种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雌鼠的感染率(10/168,5.95%)虽高于雄鼠(21/476,4.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3,P=0.423)。斑疹伤寒感染组体重均值(38.2548 g)与非感染组的体重均值(32.2271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3,P=0.202)。不同捕鼠时间鼠斑疹伤寒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419,P=0.000)。该地区鼠群感染的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在同一进化支上,相似度>99.98%,与美国菌株CP003398在进化上最为相近,相似度>95.83%。结论黑瞎子岛地区鼠群存在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且感染状况存在季节性差异,为科学开发黑瞎子岛提供了依据。
卢婷婷富英群侯咏杨宇徐宝梁应长青蔡婧王建成赵婷婷
关键词:鼠形动物流行病学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地区蜱及其携带病原体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调查中俄边境黑瞎子岛地区蜱种构成及其携带病原体状况。方法于2013年5月间在黑瞎子岛地区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拖蜱,种类鉴定后进行11种病原体检测。森林脑炎、新布尼亚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采用RT-PCR方法检测;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伯氏疏螺旋体、土拉杆菌、巴尔通体、埃立克体、无形体和巴贝西原虫均采用PCR方法检测。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并利用MEGA 5.0软件与Gen Bank中国内外已知菌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拖蜱165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3属4种,即硬蜱科(Ixodidae),硬蜱属(Ixodes),全沟硬蜱(I.persulcatus),革蜱属(Dermacentor),森林革蜱(D.silvarum),血蜱属(Haema physalis),嗜群血蜱(H.concinna)和日本血蜱(H.japonica),分别占总体构成24.85%、12.12%、23.03%和40.00%。伯氏疏螺旋体、土拉杆菌、巴尔通体、无形体、埃立克体、森林脑炎黄病毒属、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新布尼亚病毒阳性检出率均为0;立克次体阳性检出率为15.76%(26/165),贝氏柯克斯体阳性检出率为0.6%(1/165),巴贝西原虫阳性检出率为0.6%(1/165)。其中有1例全沟硬蜱检测出巴贝西原虫和立克次体复合感染。经统计学分析得出蜱种与立克次体的感染有统计学意义(χ2=84.1391,P<0.05),以森林革蜱的感染率最高。经MEGA 5.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得知立克次体以斑点热群劳式立克次体为主。结论此次调查证明黑瞎子岛地区蜱种以日本血蜱为主,森林革蜱感染立克次体概率最高,全沟硬蜱存在复合感染现象,因此应着重加强黑瞎子岛地区蜱种监测与防控。
富英群卢婷婷侯咏焦丹梁惠杰杨军杨宇蔡婧刘丽娟徐宝梁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黑瞎子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