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欠欠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氮肥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利用率
  • 1篇氮平衡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优化施氮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施氮
  • 1篇农田
  • 1篇作物
  • 1篇作物产量
  • 1篇脲酶
  • 1篇脲酶抑制剂
  • 1篇减排
  • 1篇氨挥发
  • 1篇春玉
  • 1篇春玉米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欠欠
  • 1篇高强
  • 1篇张福锁
  • 1篇李世清
  • 1篇刘学军
  • 1篇陈新平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脲酶抑制剂LIMUS对我国农田氨减排及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尿素是我国目前最普遍施用的氮肥形态,占我国氮肥用量的50%以上,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较低的氮肥利用率(平均35%)导致氮肥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其中氨挥发是主要损失途径之一,在一些石灰性土壤上氨挥发损失高...
李欠欠
关键词: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
文献传递
传统和优化施氮对春玉米产量、氨挥发及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48
2015年
【目的】本文通过在陕西省长武县(CW)和吉林省梨树县(LS)的春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传统和优化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氨挥发及氮平衡的影响,以探讨春玉米氮肥优化的潜力及其对农田氨减排的效果。【方法】试验设对照、传统施氮(长武N 250 kg/hm2,梨树N 300 kg/hm2)及优化施氮(N 200 kg/hm2)3个处理,分别以N0、Ncon、Nopt表示。氨挥发采用德尔格氨管法(简称DTM法)进行原位测定,通过田间气象因素的校正计算氨挥发累积量。【结果】长武和梨树点不同施氮处理下春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除对照(长武7.9 t/hm2、梨树3.8 t/hm2)外,传统和优化施氮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长武10.6 10.8 t/hm2,梨树9.5 9.6 t/hm2)。玉米氮肥利用率表现为优化施氮(44.3%44.5%)显著高于传统施氮(33.6%36.4%),其中长武点氮肥利用率提高了8.1个百分点,梨树点氮肥利用率增加了10.7个百分点。氨挥发田间监测结果显示,基肥翻耕入土后,伴随降雨的产生,长武和梨树点均未产生氨挥发。喇叭口追肥期表施氮肥后,长武和梨树点均产生大量氨挥发(占追施尿素氮量的16%22%),减少追肥用量N 30 kg/hm2(长武点)和N 100 kg/hm2(梨树点)能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N 8和15 kg/hm2。土壤-春玉米系统氮平衡估算的结果显示,与长武点氮素表观矿化N 97 kg/hm2相比,梨树点仅为N 16 kg/hm2。优化施氮比传统施氮处理显著降低表观氮素盈余N 48 88 kg/hm2。长武点各施氮处理的表观氮素盈余中,约46%的氮素残留在0—1 m的土壤中,54%损失到环境中,氨挥发占总损失的15%30%;梨树点表观氮素盈余中,35%损失到环境中,其中氨挥发占总损失的54%75%,约有65%残留在0—1m的土壤中。梨树点传统施氮处理0—1 m土层的氮素残留达N 140 kg/hm2,部分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也将面临淋洗、硝化和反硝化等损失的风险。与优化施氮相比传统施氮氮素表观损失增加了约N 30 40 kg/hm2,除氨挥发�
李欠欠李雨繁高强李世清陈新平张福锁刘学军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利用率氨挥发氮平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