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锥光束乳腺CT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的比较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比较锥光束乳腺CT(CBBCT)和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96例(141侧乳腺)接受过乳腺X线摄影的35岁以上女性纳入研究。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1周内行CBBCT检查。评价乳腺X线摄影和CCBCT对乳腺头侧、足侧、内侧、外侧、后侧的覆盖范围(覆盖判定为阳性),并采用McNemar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乳腺X线摄影对头侧、足侧、内侧、外侧和后侧的覆盖范围为阳性者分别为141(100.0%)、88(62.4%)、52(36.9%)、60(42.6%)和17(12.O%)侧,锥光束乳腺CT对上述位置的覆盖范围为阳性者分别为136(96.4%)、136(96.4%)、129(91.5%)、129(91.5%)和129(91.5%)侧,CBBCT对乳腺足侧、内侧、外侧、后侧的覆盖范围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8、67.95、60.05、108.08,P均〈0.01);CBBCT和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头侧的覆盖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74)。结论CBBCT检查对乳腺组织的覆盖范围明显优于乳腺X线摄影,尤其对乳腺后侧的显示具有优势。
- 李海洁尹璐叶兆祥刘佩芳韩鹏路红高志鹏
-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
- 低管电压低碘含量对比剂在胸部CT强化检查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评价胸部强化CT检查中低碘含量对比剂在管电压100 kVp时的辐射剂量、强化效果、图像质量以及对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200例初次行胸部强化检查住院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随机分为4个观察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p,碘对比剂使用碘海醇(欧乃派克300 mgI/mL);B组采用管电压120 kVp,碘对比剂使用碘克沙醇(威视派克270 mgI/mL);C组100 kVp,碘海醇(欧乃派克300mgI/mL);D组100kVp,碘克沙醇(威视派克270 mgI/mL).分别记录每例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出有效放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主观图像质量分别由1名低年资和1名高年资影像医师进行评定.客观图像质量通过测量增强后肺动脉的CT值、噪声并通过计算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来评价,并对4组中有明确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病例进行符合率分析.结果:管电压100kVp时使用碘海醇(300 mgI/mL)的C组肺动脉CT值(204.9±32.4) HU要比120 kVp时的A组(172.1±24.4) HU高19.1%;在管电压100kVp时使用碘克沙醇(270 mgI/mL)的D组肺动脉CT值(188.7±26.0) HU要比120 kVp时的B组(154.9±21.4) HU高21.8%.100kVp条件辐射剂量C组(3.9±0.6)mSv和D组(3.9±0.8)mSv低于120 kVp条件的A组(4.8±1.3) mSv与B组(5.1±1.3)mSv(P<0.01).A组和B组图像评价要略好于C组与D组图像,4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2名医师对4组图像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0.05).与病理诊断随访结果显示,200例中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37例,占68.5%,4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在82.1%~86.8%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964).结论:管电压在100 kVp时使用低碘含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进行强化胸部CT检查,强化效果及影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有效辐射剂量比常规检查能减少18
- 高志鹏任笑懿崔效楠孟东花王军叶兆祥
- 关键词:胸部
- 低浓度碘对比剂、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体质量指数上腹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对上腹部增强CT检查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拟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120例患者,根据BMI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A1组:BMI〈18.5kg/m^2,对比剂含碘270mg/ml,管电压80kVp;A2组:18.5kg/m^2≤BMI≤24,9kg/m^2,对比剂含碘270mg/ml,管电压100kVp;B1组:BMI〈18.5kg/m^2,对比剂含碘320mg/ml,管电压120kVp;B2组:18.5kg/m^2≤BMI≤24.9kg/m^2,对比剂含碘320mg/ml,管电压120kVp。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记录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噪声、腹主动脉CT值、肝实质CT值、腹主动脉对比噪声比和肝实质对比噪声比),记录辐射剂量。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评价主观评分)和配对样本t检验(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和辐射剂量)比较A1与B1组、A2与B2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A1与B1组、A2与B2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1组间,肝实质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CT值、肝实质CT值、噪声、腹主动脉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B2组间,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辐射剂量低于Bl组,A2组低于B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有效剂量较B1组下降了40.1%(0.89/2.22),A2组有效剂量较B2组下降了56.9%(3.02/5.31)。结论行上腹部强化CT检查时,依据BMI采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的扫描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
- 陈建高志鹏李绪斌姚秉瑜王军叶兆祥
- 关键词:造影剂体重
- 低管电压低碘含量对比剂上腹部增强CT检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碘含量对比剂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上腹部增强CT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组(管电压120kVp、碘含量300mgI/ml)、B组(管电压120kVp、碘含量270mgI/ml)、C组(管电压100kVp、碘含量300mgI/ml)及D组(管电压100kVp、碘含量270mgI/ml),各25例;均采用40%ASiR算法和FBP算法混合图像重建。测量并分析各组门静脉期图像相同部位CT值、CNR、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按4分制对所得图像进行总体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D组与A组比较,腹主动脉CT值、肝实质CT值、CNR腹主动脉、CNR肝实质、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D组CTDIvol分别为15.73±5.59、15.34±4.20、12.57±2.55、11.23±2.57,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5%、90.00%、90.48%、90.91%。4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5%、90.00%、90.48%、90.91%(P>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100kVp)结合低碘含量(270mgI/ml)对比剂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所得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且可降低X线辐射剂量。
- 孟东花高志鹏马菊香任笑懿王佳林叶兆祥
- 关键词:对比剂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