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琴 作品数:22 被引量:8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长链非编码RNA SUMO1P3对人肝癌HepG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UMO1P3对人肝癌HepG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癌患者手术后肝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人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保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SUMO1P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表达情况。实验分为si-NC组和si-SUMO1P3组,应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HepG2细胞,分别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下调SUMO1P3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SUMO1P3在肝癌组织中较对应的癌旁组织显著高表达(P<0.05);SUMO1P3在肝癌细胞株中较正常肝细胞显著高表达(P<0.05)。肝癌细胞转染48h后si-SUMO1P3组较si-NC组SUMO1P3表达明显下调(P<0.05);CCK8实验显示,si-SUMO1P3组转染24、48、72、96h后吸光度值均低于si-NC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si-SUMO1P3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NC组(P<0.05);划痕实验证明,si-SUMO1P3组细胞迁移抑制率高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si-SUMO1P3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si-NC组(P<0.05)。结论LncRNASUMO1P3可能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甘园园 何晓琴 徐细明关键词:肝癌 生物学行为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肿瘤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2018年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结合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在肿瘤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的60名留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取CBL结合PBL教学模式。通过对肿瘤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价教学效果,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留学生实习前肿瘤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实验组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在提升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以及增强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肿瘤科留学生临床教学中CBL结合PBL教学模式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增强了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陈心 夏静宇 曹德东 何晓琴 徐细明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留学生 临床教学 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8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且大部分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而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mCRC可明显获益。目前,已在临床应用或正在研究的针对mCRC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靶向治疗药物等。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基因检测结果为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野生型的mCRC患者,但结直肠癌的左右侧分型、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突变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扩增情况均影响其治疗效果。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建议用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表型的mCRC患者。而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疗效预测,故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梁慧玲 何晓琴 甘园园 周宇杰 熊琳 陈心 唐甜 徐细明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 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对比分析 2024年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探讨国内外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进行对比分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参考。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2004—2023年所发表的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该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863篇,英文文献677篇。研究发现,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年发文量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年发文量从2015年开始攀升。近二十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包括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国内研究侧重于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而国外研究侧重于对学生不同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期刊双图叠加分析显示,混合式教学研究在医学教育不同学科领域有交叉趋势。构建和优化多元互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交流合作,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学生能力提升并重,深化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发展,是推动中国医学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刘芳 余诗倩 牛萍 魏丽 何晓琴 叶静萍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医学教育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男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 被引量:1 2015年 男性乳腺癌(MBC)发病罕见,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K2)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基因2(PALB2)与男性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而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BRIP1)与男性乳腺癌发病机制尚存争议。 何晓琴 甘园园 徐细明关键词:乳腺肿瘤 基因 临床实境考核在眼科住院医师实践技能结业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临床实境考核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北省2016年和2017年参加眼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的住院医师63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参与的28名住院医师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参与的35名住院医师设为研究组。比较临床实境考核(研究组)和传统模拟考核(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和考生反馈的差异。结果在考核成绩方面,研究组住院医师的手术操作平均成绩为(84.93±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82±0.64)分(P<0.001);在辅助检查、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平均成绩方面,两组住院医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考核内容难易度、站点时间充足、考核适应性的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住院医师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反映真实能力水平的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住院医师的数据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结论临床实境考核比传统的模拟考核更能有效评估眼科住院医师的手术操作能力。 何晓琴 金松 卢章洪关键词:住院医师 眼科 lncRNA-AK05800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lncRNA-AK058003在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2000转染法分别将过表达质粒(lncRNA-AK058003组)和空质粒(Vector组)转入HepG2和SMMC-7721细胞株,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来检测凋亡细胞及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构建上调lncRNA-AK058003的表达质粒,转染HepG2和SMMC-7721细胞株后,凋亡细胞数和凋亡率明显高于Vector组(P<0.05);过表达lncRNA-AK058003能抑制MAPK信号通路关键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论 lncRNA-AK058003能够调控MAPK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何晓琴 徐细明 余佳骏 甘园园 韩娜娜 张美霞关键词:肝癌 MAPK通路 凋亡 基于虚拟病人的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的设计与实践 2024年 目的 将虚拟病人应用于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设计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收集住院医师对工作坊和虚拟病人的反馈。结果 研究设计一套基于虚拟病人的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标准化课程,并实践5期次,培训住院医师109人。培训前后的问卷数据显示,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自评有显著性提升,97.1%的住院医师认为使用虚拟病人诊疗训练比传统方式能更有效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全部住院医师均认为培训达到预期。结论 将虚拟病人应用于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训工作坊,能有效提升住院医师对临床思维的理解和能力,受到住院医师好评。 王娜 何晓琴 金松 卢章洪关键词:住院医师 临床思维 工作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同时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挑战与实践 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1月暴发到目前已形成常态化趋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基地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住培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可归纳为7个方面:医疗工作的结构性改变;住院医师面临压力与心理健康;住院医师在临床中的感染风险;住院医师安全防护与生活保障;住培常规临床教学活动受限;临时启动的全面线上学习;基于疫情形势动态调整住培管理。培训基地需制定适应疫情常态化要求的住培管理机制,以有效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疫情再次暴发或反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以"疫情防控优先、住院医师优先"为指导原则的应急响应机制,顺利完成了疫情期间的培训管理、培训招录、返岗复工、结业技能考核和师资培训等工作,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疫情特点及时确定住培管理重点和制定应急方案,有效保障了住院医师安全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为今后住培工作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借鉴。 卢章洪 王卫星 金松 何晓琴关键词:住院医师 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感染情况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住院医师新冠肺炎密切接触和感染风险进行分析,为加强疫情期间住院医师安全防护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武汉市培训基地有新冠肺炎密切接触、疑似症状和确诊感染的住院医师,对个人基本信息、疾病信息、确诊病例个案和疫情不同时期防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住院医师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三类人员,共105例,来自培训第一年54例、第二年18例、第三年33例;来自内科、全科医学科和外科等18个专业。最终确诊感染新冠肺炎11例,总体感染率1.0%,分别来自肿瘤科(5例)、呼吸内科(3例)、重症医学科(1例)、儿科(1例)和核医学科(1例)五个轮转科室;发病时间为2020年1月10日至1月28日。住院医师密切接触高峰期为1月17日至1月23日,密切接触来源包括尚未确诊的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结论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存在较高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和感染风险,且呈现广泛性、聚集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培训基地应在疫情早期采取预防策略,上升期采取防治结合策略,这样能有效降低住院医师感染风险和保障学员安全,并将传染病防护培训纳入住院医师的培训计划中,以提高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对传染病的防护能力。 卢章洪 王卫星 何晓琴 金松关键词: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