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术后
  • 3篇先天性
  • 2篇抑素
  • 2篇生长抑素
  • 2篇先天
  • 1篇带蒂
  • 1篇带蒂包皮
  • 1篇带蒂包皮内板
  • 1篇对手
  • 1篇营养支持
  • 1篇造瘘
  • 1篇造瘘术
  • 1篇术并发症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尿道
  • 1篇尿道下裂
  • 1篇皮内
  • 1篇瘘术

机构

  • 4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4篇白剑
  • 1篇潘永斌
  • 1篇何时鸣
  • 1篇何淑梅
  • 1篇李秋菊
  • 1篇吴敏秋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带蒂包皮内板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带蒂包皮内板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方法 29例患儿,平均4.5岁,其中阴茎体型22例,阴茎阴囊型7例。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带后,应用阴茎背侧带蒂的内板卷曲成管状,旋转180°至阴茎腹侧与原尿道口吻合,形成新的尿道。结果 26例患儿获成功,排尿正常,阴茎外观尚可。3例发生尿瘘。结论应用带蒂包皮内板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的正确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何时鸣潘永斌白剑梁勇雄何淑梅
关键词:尿道下裂带蒂包皮内板
用空肠营养支持法联合生长抑素对手术后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联用空肠营养支持法和生长抑素对接受手术后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空肠先天性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均对两组患儿进行空肠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儿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后不同时间的体质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空肠营养支持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结果:在治疗7 d、14 d、28 d后,试验组患儿的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空肠营养支持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联用空肠营养支持法和生长抑素对接受手术后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增加其体质量,加快其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速度,缩短其进行空肠营养支持的时间,降低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白剑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生长抑素
新生儿肠造瘘术并发症风险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并发症和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新生儿肠造瘘术并获得随访的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65例患儿中,1例早产儿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重度感染死亡,1例因严重原发疾病以及其它先天性畸形放弃治疗,2例失访。61例获得随访的患儿中发生并发症共30例(49. 18%),其中营养不良15例(50%),造瘘周围皮肤炎症10例(33. 33%),电解质紊乱7例(23. 33%),造瘘肠管脱垂2例(6. 67%),造瘘肠管回缩2例(6. 67%),肠梗阻2例(6. 67%),造瘘大出血1例(3. 33%),切口疝1例(3. 33%)。61例患儿均进行了二期手术关闭造瘘,全部存活。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出生类型、造瘘位置、造瘘类型和前白蛋白含量相关(P <0. 05),而与性别、是否独生、父母居住地和C反应蛋白含量无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小肠造瘘和前白蛋白含量异常是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儿的临床康复造成极大的威胁;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白剑梁劲文李秋菊王少梅梁裕柱吴敏秋
关键词:肠造瘘术术后并发症新生儿
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先天性肠闭锁术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30.00%(P﹤0.05)。观察组低血糖率为0.00%,比较对照组的1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长增长、血红蛋白下降情况高于对照组,隐血试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先天性肠闭锁术新生儿治疗中应用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新生儿营养状况。
梁劲文白剑苏少琴王少梅梁裕柱
关键词:生长抑素营养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