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凤霞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地震
  • 7篇土壤气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同位素
  • 5篇汶川地震
  • 5篇裂带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地下水
  • 4篇氧同位素
  • 4篇破裂带
  • 4篇氢氧同位素
  • 4篇CH4
  • 4篇CO2
  • 3篇断裂带
  • 3篇水化学
  • 3篇脱气
  • 3篇流体
  • 3篇CO

机构

  • 21篇中国地震局
  • 7篇防灾科技学院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作者

  • 21篇孙凤霞
  • 15篇杜建国
  • 12篇崔月菊
  • 7篇陈志
  • 7篇周晓成
  • 6篇李静
  • 5篇李营
  • 3篇陈超
  • 2篇王海燕
  • 2篇陆丽娜
  • 2篇谢超
  • 2篇李新艳
  • 2篇黄丹
  • 2篇刘红
  • 2篇曾令华
  • 1篇刘雷
  • 1篇孙玉涛
  • 1篇盘晓东
  • 1篇刘轶男
  • 1篇马铭志

传媒

  • 5篇地震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Ms8.0地震破裂带CO2、CH4、Rn和Hg脱气研究
在汶川Ms8.0地震破裂带上23地点,跨断裂测量了土壤气中的CO2、CH4、Rn和Hg的浓度和CO2、Rn和Hg的通量,获得约880个土壤气CO2、Rn和Hg的浓度和约440个土壤气CO2、Rn和Hg的通量数据,并且,采...
周晓成杜建国陈志孙凤霞吕超甲李营崔月菊
关键词:土壤气汶川地震
唐山断裂带南西段和北东段土壤气Rn和CO2浓度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通过测量唐山断裂带南西段王兰庄和北东段巍峰山的土壤气Rn和CO2浓度,探讨了Rn和CO2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测量结果显示,王兰庄剖面和巍峰山剖面土壤气Rn浓度范围分别为691~57 671 Bq/m3和471~32 739 Bq/m3, CO2浓度范围分别为0.17%~7.21%和0.08%~1.71%。两个剖面Rn和CO2浓度均高于区域背景值,这与唐山断裂带断层的开放状态有关。Rn和CO2释放强度(KQ)在王兰庄剖面分别为2.90和4.04,在巍峰山剖面释放强度分别为0.90和0.99。王兰庄剖面测线中部土壤气浓度明显高于两端,而巍峰山剖面测线中部与两端浓度平均值相近,这种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断层破碎程度不同所致。巍峰山剖面土壤气Rn浓度水平较高,地球物理学研究发现此区域应力值高,断层活动性较强,表明土壤气Rn浓度与断层活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江李营陈志孙凤霞赵建明李静王江
关键词:土壤气活动断层
辽宁省地震监测站地下水化学类型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测试辽宁省15个地震监测站泉水或井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主要离子组分含量,讨论了泉水或井水的化学类型及其成因.测得泉水或井水的δD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82.5‰--54.4‰和-11.4‰—-7.3‰,表明所测泉水和井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研究区低温泉水为低矿化度的Ca-SO4·HCO3型或Ca-HCO3·SO4型;而较高温度的花岗岩裂隙水中溶解了较多的钠硅酸盐矿物,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3·SO4型;碳酸盐岩及含砾砂岩含水层分别分布于辽宁省西部及中部地区,水温略低于高温花岗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3型.水中F-含量较高,且F-含量与温度、pH值、Na+和HCO3-的浓度呈正相关,表明泉水或井水的化学类型是深部富CO2流体及大气降水与花岗岩反应的结果.
孙凤霞孙凤霞王海燕崔月菊王海燕
关键词:地下水温泉水化学类型同位素
压力高达27GPa下天然奥长石的XRD分析(英文)
2017年
在室温高达27GPa压力下对天然奥长石(Na_(0.86)K_(0.02)Ca_(0.12)Mg_(0.01)(Fe_(0.01)Al_(1.12)Si_(2.87)O_8))粉晶进行了原位同步辐射X光衍射(XRD)测量,获得了样品的状态方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压力增大奥长石样品在大约3.5GPa发生了三斜向单斜的相变(P1→C2)和在大约10.0GPa发生了单斜对称相变(C2→C2/m)。样品三个相的体模量计算值分别为K_0=73.8GPa(K′=10.98),K_((C2))=124GPa(K′=1.05)和K_((C2/m))=272GPa(K′=0.625)。样品的元素组成影响其T—O—T键角的刚度、M—O键的强度和Si—O—Al键角的弯曲,从而导致奥长石样品在高压行为的特殊变化。三斜相的奥长石晶胞压缩性具明显的各向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冷俯冲带奥长石可能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深循环的载体。
杜建国马艳章祝洪洋谢超后东斌李营孙凤霞
关键词:COMPRESSIBILITYBULKMODULUSXRD
基于卫星观测的汶川和芦山地震相关的CH4和CO异常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震中31.0°N,103.4°E)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 7.0地震都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地震前兆研究的难得...
崔月菊杜建国荆凤孙凤霞仵柯田
文献传递
辽东南地区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根据辽东南地区10处泉水、井水的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讨论了地下水的化学类型、成因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测得水样的TDS范围为105.38~809.05 mg·L^(-1),主要阳离子为Na^(+)、Ca^(2+),主要阴离子为SO_(4)^(2-)、HCO_(3)^(-);δ18O和δD值分别为-9.25‰~-7.53‰和-66.43‰~-54.33‰。根据Piper分类法,所采水样可划分为9种水化学类型。样品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研究区泉/井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有深部流体的混入。在花岗岩分布区,大气降水经水-岩相互作用演化成F-含量较高的SO_(4)·HCO_(3)^(-)Na型、HCO_(3)^(-)Na型或SO_(4)^(-)Na型水,为花岗岩裂隙水的典型特征;金州的水样因受碳酸盐岩层影响和海水入侵形成Cl-Ca·Mg型水;砂砾岩中的长石类矿物水解和粘土矿物的离子交换作用使得Na+和Ca2+相对富集形成HCO_(3)^(-)Na·Ca型水。地震发生前后部分泉/井出现了K^(+)、F^(-)和Cl^(-)离子浓度的异常变化,这可能是深部流体混入浅层地下水造成的。K^(+)、Mg^(2+)、Ca^(2+)、Cl^(-)离子浓度变化对辽宁地震活动的响应较好。研究结果可用于辽宁地区流体地球化学地震监测、预测和水环境研究。
姜莉崔月菊王海燕孙凤霞王喜龙杜建国
关键词: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汶川Ms 8.0地震破裂带CO2、CH4、Rn和Hg脱气强度研究
最近研究表明,地震活动断裂带会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放射性气体和有毒气体(CO、CH,、Rn和Hg)。对汶川Ms 8.0地震破裂带土壤气体(CO、CH、Rn和Hg)脱气强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测量研究,这对了解破裂带脱气...
周晓成陈志孙凤霞杜建国吕超甲
地幔流体及其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
2022年
依据地球物理宏观资料、行星化学和地球化学微观分析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结果,阐明了地幔中存在丰富的流体,扼要介绍了若干流体引发地震的假说,简述了隐爆产生地震的机制。地幔矿物流体包裹体、高温高压相含水硅酸盐矿物与地球物理探测资料表明,整个地幔内普遍存在高能密流体,地幔过渡带和D″层是流体富集的地带,地幔中存在的总水量比海水量高出几个数量级。地幔高能密流体流动产生热对流,造成了固体地球内温度、电导率、地震波速度以及地球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高能地幔流体向外逃逸,不仅改变了壳幔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且为岩浆形成和地震孕育提供了能量。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降低断层带摩擦力以及岩石强度触发地震和流体爆炸或相变产生地震。流体爆炸产生地震是地核与下地幔流体以“运移—局部聚集—爆炸的幕式循环”反复进行,产生不同震源深度、不同震级的各类地震。然而,地幔流体的组成、行为及其在孕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杨帆孙凤霞刘轶男杜建国
关键词:地幔流体地震流体包裹体地幔矿物高温高压实验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地震和断层活动的进展
2022年
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记录了地球古流体的形成和演化、矿物的形成环境等各种地质信息。利用微区微量测量技术测定断裂带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可以获得断层和地震活动的信息,延长认识地震复发周期的时间,对确定地震活动规律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地震流体研究主要是关于宏观区域流体(水和气体)变化规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对微区微量流体的研究很少。本文扼要介绍了地震和构造活动中流体作用与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测量技术,综述了流体包裹体(FI)分析在地震与断裂活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以期促进微区微量地震流体研究和应用。
孙凤霞崔月菊崔月菊刘轶男姜莉杜建国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古地震断层地震活动周期岩脉
首都圈西北部主要活动断裂土壤气中氢气(H_2)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在首都圈西北部9条活动断裂上布置了17个土壤气氢气(H_2)测区,土壤气H_2浓度分别在2012年5月和2013年5月测量两次,测点共1105个.测量数据结果表明:(1)9条活动断裂上土壤气H_2的浓度在断裂附近明显高于非断裂区域;(2)9条活动断裂上土壤气H_2的浓度从西向东呈增大的趋势.首都圈西北部活动断裂带土壤气H_2的释放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有关活动断裂带土壤气H_2释放的进一步研究对大气环境变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周晓成陈超吕超甲孙凤霞陈志仵柯田黄丹张冠亚张瑞鑫刘红崔月菊
关键词:氢气土壤气地球化学首都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