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苏
- 作品数:99 被引量:26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媒体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势在必行被引量:1
- 2014年
- 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新闻宣传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影响广泛,必须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一贯要求,是强化媒体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指针。
- 江作苏
- 关键词:社会责任媒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队伍素质新闻宣传新闻理论
- 传媒集团跨区域多模式发展战略被引量:4
- 2009年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近期指出:面对金融危机,“合纵连横”是媒体度过危机的现实选择。
他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报纸而言。种种经营压力构成的是发展的困境,但对于强势报纸而言,却是乘虚而入、发展自己的大好时机,如果因为种种经营压力的缘故采取“守势”。看不到这是一次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绝好机会。就会犯下坐失良机的错误。而对于其他非领导型的报纸而言。通过“合纵连横”实现自身与一个强势媒体结盟或组成一个由若干媒体构成的联合体,则是度过“危机”的现实选择。这种“合竞”将打破以往以媒体的传统类别为壁垒的市场分割的格局.催生媒体大市场的形成。
- 江作苏
- 关键词:媒体发展分众传播多模式合纵连横
- 媒介融合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模式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媒介融合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需要从5个方面思考。
一、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作为我们以平面媒体为主要的传播模式的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在新的格局下,我们要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 江作苏
- 关键词:平面媒体媒体运营媒介融合价值链
- 以“退”促“进” 优化媒体资源被引量:1
- 2009年
- 胡锦涛总书记9月8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是世界各地媒体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媒体顺应发展规律,在推动改革开放.振兴国家的历史责任方面,用独特的方式作出了贡献。
- 江作苏
- 关键词:媒体资源胡锦涛总书记开幕式
- 融合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作为以平面媒体为主要传播模式的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在新的格局下,要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大家都知道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因此,居安思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作为传统媒体,至少还有相当多的对策可以实施。
- 江作苏
- 关键词:平面媒体媒体运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
- 网络的审美介入与底线意识——对网络信息传播与信息消费的再审视被引量:2
- 2013年
- 网络传播领域存在工具理性至上现象。网络在不断推出新工具的同时,与之对应的社会责任并不匹配,理性与非理性充满博弈。正视工具理性的积极取向,不意味着对其呈现的极化倾向可以忽视。在传统传播市场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有待新的理性出现和实践美学意识的介入。
- 江作苏
- 关键词:极化
- 构建传媒新平台 创立经营新模式
- 2007年
-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 江作苏
- 关键词:传媒产业新平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数字报业竞争管理报纸出版业
- 关于“网络病夫”自我救赎的思考
- 2017年
- 治愈"网络病夫"之途,还在治心。制止网上不文明的病习,关键在于培育媒介素养。应该开展社会化的媒介素养普及与补课,把媒介素养教育触角深入从百姓到官员,从稚童到老者,从课堂到家庭的范围,动员全民参与,做到网络平台和应用延伸到哪里,媒介素养教育就覆盖到哪里。
- 江作苏
- 关键词:自我救赎媒介教育
- 互塑型媒介语态下的中国形象——以“FT中文网”和《中国日报》G20峰会“中国话题”报道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将G20峰会视作话语分析平台,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理论工具,从双向互动角度分析语义,以互塑型语态的角度还原不同符号所构建的中国形象。以数据统计及话语包分析,呈现了在国家形象互塑过程中国际利益博弈下的中国形象构建及由此形成了互塑型的媒介语态。
- 江作苏孙志鹏
- 关键词:G20峰会
- “现象级”节目与伦理支撑
- 2017年
- 观看近期的一些“现象级”电视节目,人们普遍在观后有余音绕梁之感。例如,《朗读者》里的那些读诵之篇,虽然你可能从前读过,但在节目里听到时,总是能触碰到人们心里某些情思.因而欲罢不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如此,普通的中国方块字,由那些蹙眉凝思的孩子写出来,好像一笔一画都连着人的情思,看的人都不由得为之心动。
- 江作苏
- 关键词:伦理中国汉字《朗读者》方块字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