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雪丽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下颌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根
  • 1篇牙种植
  • 1篇义齿
  • 1篇义齿修复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强度
  • 1篇粘接系统
  • 1篇植入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前牙
  • 1篇切牙
  • 1篇切牙管
  • 1篇锥体束
  • 1篇锥体束CT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朱娟芳
  • 5篇田雪丽
  • 2篇田丽萍
  • 2篇杜田丰
  • 2篇马艳蕊
  • 2篇王艺婷
  • 1篇王茜
  • 1篇杨文丽
  • 1篇李文鹿
  • 1篇陈静
  • 1篇肖燕
  • 1篇刘林
  • 1篇刘冰
  • 1篇郭嘉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下颌前牙区牙槽骨骨壁厚度及牙根长轴的测量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前牙唇舌侧骨壁厚度,以及牙根长轴相对牙槽突长轴的位置关系,为即刻种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54例中国汉族正常个体的CBCT图像,测量下颌前牙釉牙骨质界(CEJ)下1、3、5、7 mm处唇、舌侧骨壁厚度,以及牙根长轴相对牙槽突长轴的位置关系,比较左右侧同名牙、每个牙位唇舌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唇舌侧骨壁厚度及牙根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差异。结果:下颌前牙左右侧同名牙相应骨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下尖牙CEJ下1 mm处的唇舌侧骨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下中切牙和下侧切牙CEJ下1 mm处唇侧比舌侧骨壁厚,其余部位舌侧比唇侧骨壁厚(P<0.05)。不同性别间唇舌侧骨壁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颌尖牙处男性牙根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小于女性(P=0.018)。结论:测定了中国人汉族正常人群下颌前牙区不同高度水平唇舌侧骨壁厚度,为成人即刻种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朱娟芳田雪丽田丽萍杜田丰王茜马艳蕊
关键词:下颌前牙
冷热循环影响不同粘接系统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冷热循环对不同粘接系统在不同桩道深度中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常规根管充填并桩道预备后,选用全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A组)和自酸蚀+树脂粘接水门汀(B组)分别完成纤维桩粘接;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n=8),分别进行人工唾液存储24h(A_0组、B_0组),5℃-55℃冷热循环处理5000次(A_1组、B_1组);采用万能试验机分别测量各组在根上、根中和根尖部的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在根上部,A_1组粘接强度(10.02±1.07MPa)大于B_1组(8.62±1.12MPa)(P<0.05);根中部和根下部,粘接强度B_1组(7.98±0.47MPa,9.13±1.12MPa)大于A_1组(2.98±0.76MPa,2.14±0.36MPa)(P<0.05)。冷热循环处理后,无论根上、根中和根下组,A_0组大于A_1组(P<0.05);B_0组大于B_1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A、B组粘接界面均可见树脂突和混合层结构,且B组混合层形态更加连续、致密。结论:桩道深度的增加会降低全酸蚀组的粘接强度,冷热循环会降低两种系统的粘接强度,但自酸蚀粘接系统相对全酸蚀粘接系统更可靠。
田雪丽甘抗王艺婷刘晓柯魏雪琴朱娟芳
关键词:纤维桩粘接强度
下颌切牙管的锥体束CT测量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量下颌切牙管(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和毗邻关系,为下颌颏孔间区手术确定安全区提供依据。方法对83例CBCT影像中的下颌切牙管进行观察和测量,统计下颌切牙管的检出率,在尖牙和侧切牙处分别测量下颌切牙管的直径及到根尖、唇颊侧壁、舌侧壁和下颌骨下缘的距离。结果CBCT上57例(68.7%)显示下颌切牙管,下颌切牙管的直径及距根尖、唇颊侧、舌侧和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尖牙处分别为(1.3±0.4)、(8.9±2.9)、(4.3±0.9)、(5.2±1.1)和(8.6±1.5mm,在侧切牙处分别为(1.0±0.3)、(13.3±4.0)、(4.2±0.9)、(5.9±0.9)和(8.9±1.8)mm。结论CBCT可以清晰显示下颌骨中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能为下颌骨颏孔间区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朱娟芳刘林肖燕李文鹿田雪丽刘冰郭嘉
关键词:牙种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兔骨内激光快速成型纯钛的植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激光快速成型(LRF)纯钛(Ti)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LRF Ti机加工成圆柱状试样(A型):直径2 mm,高6 mm;圆柱状加帽试样(B型):直径2 mm,高6 mm,帽直径4 mm、高2 mm,沿帽直径方向打一直径1 mm的孔。将工业Ti(CP Ti)加工成同样规格的试样作对照。试样植入动物股骨4周后,对组织标本进行X射线、病理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和生物结合力测试。结果:LRF Ti和CP Ti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无红肿等炎症反应,种植体均无松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连续,无骨吸收现象,骨组织与种植体接触紧密。LRF Ti种植体骨界面愈合形式与CP Ti种植体完全相同,组织排列正常。扫描电镜下可见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之间有骨细胞突和骨胶原纤维,在骨松质区,可见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突、骨小梁伸向氧化膜的表面。LRF Ti的种植体界面的剪切力为(31.94±5.48)N,CP Ti为(30.63±4.26)N,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t=0.469,P=0.651)。结论:LRF Ti具有良好的骨组织相容性,能够形成良好的骨结合。
朱娟芳田雪丽杨文丽田丽萍陈静高勃
关键词:激光快速成型生物相容性
CAD/CAM E-max铸瓷全冠在后牙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AD/CAM)E -max 铸瓷全冠在前磨牙及磨牙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64例患者的87个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磨牙及磨牙进行 CAD/CAME -max 全冠修复,并对患者进行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固位、颜色以及牙周情况的临床随访观察,时间为18~24个月。结果87个修复体中2例全瓷冠牙合面出现隐裂纹,1例全瓷冠修复体出现松动,其余84例临床效果满意,满意率为96.6%。结论CAD/CAME -max 铸瓷全冠修复前磨牙及磨牙义齿18~24个月临床效果满意。
朱娟芳马艳蕊杜田丰田雪丽王艺婷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后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