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水平(IR)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入住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经头颅MRA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的38例为狭窄组,无颅内动脉狭窄的28例为无狭窄组,分别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HCY)、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等,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析HOMA2-IR与上述指标相关性。结果狭窄组患者SBP、LDL、UA、HOMA2-IR水平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HOMA2-IR与血压、TG、LDL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BP、LDL、UA、HOMA2-IR与颅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 IR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邵凌云陈后勤何敏汪文兵左健宋飞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指数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
- CT平扫非均一密度血肿与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平扫非均一密度血肿与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0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6h内患者146例,根据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77例和预后不良组(3~6分)69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不良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非均一密度血肿阳性率、血肿混杂征阳性率、血肿黑洞征阳性率、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血肿扩大率、3周NIHSS评分、mR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首次CT完成时间短于预后良好组,基线血肿体积大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均一密度血肿阳性和入院时收缩压均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6个月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T非均一密度血肿(黑洞征或混杂征)是自发性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何敏陈后勤邵凌云左键韩江全
-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预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一个更全面的评分方法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科学的对TIA患者进行分级、分层及处理,可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76例TIA患者,按照ABCD评分标准和ABCD^2评分标准,测定176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ABCD^2评分法和ABCD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687。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7 d内脑梗死发生的比例分别是4%、34.5%和62.5%(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与ABCD评分法相比对TIA短期内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更高,在临床上可作为对TIA短期内发生脑梗死进行预测的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能够简单、快捷地对TIA患者进行较为合理的危险分层,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案,其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强,急诊科医生、非神经内科专科医生也能方便、熟练的使用,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更有意义。
- 倪白云张险平蔡红星陈后勤徐钧郭菲夏加琴何敏
- 关键词: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