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锴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胶囊
  • 2篇溶出度
  • 2篇喷雾干燥
  • 2篇总黄酮
  • 2篇糊精
  • 2篇黄酮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小檗碱
  • 1篇药剂学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指导教师
  • 1篇山楂
  • 1篇山楂叶
  • 1篇山楂叶总黄酮
  • 1篇射线衍射
  • 1篇石榴皮
  • 1篇释放度

机构

  • 10篇绍兴文理学院
  • 10篇太极集团有限...

作者

  • 10篇杨群
  • 10篇张锴
  • 2篇陈小慧
  • 1篇张娜
  • 1篇王丽虹
  • 1篇徐佳
  • 1篇陈超群
  • 1篇陈思思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制备与体外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提高其溶出度。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 30)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测定溶出度,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比表面积;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与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物相比,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但药物和载体比例达1∶6以上时,溶出度增加不再明显。阿司匹林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中,药辅比在l∶6时,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比表面积增大3.2倍;制成固体分散体胶囊后,30 min时药物累积溶出度达99.8%。结论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胶囊质量可控。
张锴王丽虹管勇军杨群
关键词: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喷雾干燥法胶囊溶出度X-射线衍射
山楂叶颗粒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山楂叶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山楂叶用浓度50%乙醇提取,以颗粒休止角和吸湿性为指标,选择最佳处方辅料,并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颗粒中的总黄酮和金丝桃苷,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处方辅料为:浸膏粉250 g,糖粉125 g,糊精125 g;此时,颗粒的休止角和吸湿性都最小,分别为33°和0.65%;总黄酮和金丝桃苷样品分离良好,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总黄酮标准曲线为:Y=25.455X+0.004 7,R=0.999 9,线性范围为0.016~0.024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57%(RSD为0.13%);颗粒的水分、粒度和溶化性均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412 g/g(RSD为0.38%)。[结论]山楂叶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杨群张锴
喷雾干燥法制备丝瓜水固体粉末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选择喷雾干燥法将丝瓜水制备成干燥的固体粉末,优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真菌类的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分别以丝瓜水粉末1×10-1、1×10-2和1×10-3 g/mL的稀释液,在25、35和45℃下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3℃、进料速度20mL/min、喷雾压力70mm Hg、通针频率10次/min;丝瓜水粉末稀释液浓度为1×10-2g/mL以上时对黑曲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当浓度达1×10-1 g/mL时,抑菌效果非常显著;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浓度达1×10-1 g/mL时,有较强抑制作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丝瓜水的固体粉末工艺简单、易行。
杨群张锴吴聪
关键词:喷雾干燥抑菌作用
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油β-CD包合物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八角茴香油与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因素,并以包合物收率、包合物含油率和油的收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合条件;然后以休止角和吸湿性为指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优选包合物胶囊的处方,并检查胶囊质量。[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八角茴香油:β-CD为1∶6,包合时间为2 h,包合温度50℃;在此条件下,包合物收率为89.84%,包合物含油率为15.93%,油的收率为72.63%。胶囊处方为:包合物200 mg,微晶纤维素100 mg,十二烷基硫酸钠5 mg,硬脂酸镁3 mg;制得的胶囊水分、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均符合药典规定;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胶囊剂对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八角茴香油包合物胶囊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稳定、可控。
杨群张锴
关键词:八角茴香油包合物胶囊稳定性
石榴皮泡腾颗粒剂的研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石榴皮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石榴皮,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因素,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将提取物精制,浓缩,加辅料混合制成泡腾颗粒,并检测泡腾颗粒的休止角、水分、溶化性和粒度。[结果]超声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1次、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30 min;颗粒剂处方为:石榴皮稠膏10 g、乳糖74 g、蔗糖46 g、柠檬酸33 g、碳酸氢钠25 g、聚乙二醇6000 14 g、浓度70%乙醇适量;制得的颗粒休止角为29.6o,流动性好,颗粒剂水分、粒度和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石榴皮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可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杨群张锴
关键词:总黄酮泡腾颗粒
药剂学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15年
多年来,笔者对药剂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控制、撰写、答辩、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践和探讨,供参考。1毕业论文的选题要联系实际,注重创新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关系到论文的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是论文成功的一半,恰当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能够用心地投入论文写作。
杨群张锴张娜
关键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终结性评价
盐酸小檗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溶出度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羟丙基-β-环糊精(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以提高其溶出度,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以HP-β-CD为包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盐酸小檗碱与HP-β-CD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以桨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原料药、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及其物理混合物的溶出度;以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结果:30、40、50℃下盐酸小檗碱和HP-β-CD均形成1∶1摩尔比的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50℃时表观稳定常数KC为647.17,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0,包合反应的热焓值ΔH为6.11 kJ/mol,熵值ΔS为72.73 J/(mol·K),包合过程为吸热过程,包合反应是一个熵驱动的反应;与盐酸小檗碱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比较,包合物的溶出度明显增加;物相鉴定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盐酸小檗碱的晶体衍射峰均消失。结论:制得的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能显著提高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
张锴陈小慧杨群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
莫匹罗星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012年
目的优选莫匹罗星乳膏处方,进行含量测定的条件研究,测定乳膏的流变学性质,对制剂稳定性进行部分项目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乳膏,以乳膏外观、分散相粒径、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旋转粘度计测定流变学性质。结果最佳处方为硬脂酸-单甘酯-十六醇-液状石蜡-凡士林.卖泽-乳化剂OP-莫匹罗星-丙二醇-复合防腐抗氧剂-蒸馏水(7.5g:2.8g:3.0g:13MI:4.0g:6.0g:7mL:2.0g:10.0g:2mL:40mL),莫匹罗星回归方程为A=0.0877712+0.00855,r=-0.99995,线性范围为(1.5~12)u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2.656),下行线方程为D=0.137T-38.45,r=0.9909,上行线方程为D=211.811gT-559.50,r=0.8860。结论莫匹罗星乳膏属塑性流体兼触变性,符合乳膏剂的制备要求,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杨群张锴
关键词:流变学
黄秋葵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黄秋葵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UV测定多糖含量;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黄秋葵提取工艺;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加辅料、一步制粒、填充胶囊。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多糖标准曲线为:Y=5.746 0X+0.084 1,r=0.999 7,线性范围为:0.007~0.036 mg.mL?1,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1.29%);处方辅料为:黄秋葵浸膏-淀粉-硬脂酸镁(300 g∶300 g∶3 g);该制剂各项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胶囊多糖平均含量为8.1%。结论黄秋葵胶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杨群张锴
山楂叶总黄酮生物溶蚀性骨架型缓释片的制备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生物溶蚀性骨架型缓释片,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生物溶蚀性骨架型缓释片,以累积释放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拟合释药动力学方程。结果山楂叶总黄酮生物溶蚀性骨架型缓释片的处方组成为:山楂叶总黄酮100.0 g,硬脂醇26.0 g,羟丙甲纤维素10.0 g,乳糖60.0 g,硬脂酸镁4.0 g,预胶化淀粉60.0 g;所制备的缓释片累积释放百分率2 h为23.3%,5 h为55.2%,8 h为78.4%,12 h为92.2%,在12 h内呈现良好的缓释特征;结论山楂叶总黄酮生物溶蚀性骨架型缓释片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双重机制。
张锴陈思思邬琳徐佳陈超群陈小慧杨群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释放度释药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