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曦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化石
  • 2篇新属
  • 2篇鱼类
  • 1篇地质时代
  • 1篇多样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画廊
  • 1篇鱼类化石
  • 1篇早白垩世
  • 1篇早泥盆世
  • 1篇早三叠世
  • 1篇植物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纪
  • 1篇松柏类
  • 1篇苏铁科
  • 1篇苏铁属
  • 1篇泥盆纪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博物...

作者

  • 7篇王曦
  • 5篇谭锴
  • 3篇卢立伍
  • 2篇陈晓云
  • 2篇程业明
  • 1篇靳悦高
  • 1篇杨小男
  • 1篇刘风香
  • 1篇邱枫
  • 1篇刘政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博物馆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2022年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自然科学博物馆是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科普活动开展的质量。通过对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技创新具有独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有别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现阶段博物馆事业进入崭新的发展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其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刘政邱枫陈晓云王曦
关键词:博物馆自然科学
记宁夏石炭纪扁体鱼类化石一新属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鳞发育。胸鳍小,腹鳍没有保存。背鳍中等长,臀鳍与背鳍等长,均起点位于身体最高点后。尾鳍呈外形对称的歪型尾。全身覆盖长条形鳞,胸鳍下方具有一枚异常大型的鳞片。经过与北美、澳洲以及中国浙江的扁体鱼类标本对比,发现其间有明显差异,应为一新属新种——小型宁夏扁体鱼(Ningxiaplatysomus parvus gen.et sp.nov.),归于扁体鱼亚目,科不定。
谭锴王曦卢立伍
关键词:纳缪尔期
贵州独山泥盆纪胴甲鱼类一新属
2017年
胴甲鱼类为世界性分布的古生代鱼类,其化石是确定泥盆纪地层时代及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记述了胴甲鱼类一新属、新种——张氏猴儿山鱼Houershanaspis zhangi gen.et sp.nov.,其前中背片外形和与周边甲片的覆压关系类似于沟鳞鱼类,但甲片表面具有独特的条纹状纹饰,可区别于其他胴甲鱼类。这一化石发现于贵州省独山县城以东的猴儿山,产出层位为早泥盆世丹林组下部,约相当于布拉格期(Pragian)晚期。
卢立伍谭锴王曦
关键词:早泥盆世
中华原始软骨硬鳞鱼之再描述及其地质时代
2020年
鲟形鱼类是一类脊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鳞片极度退化的原始辐鳍鱼类。本文重新系统描述了该类别中时代最古老的中华原始软骨硬鳞鱼(Eochondrosteus sinensis Lu,Li et Yang,2005),补充并修订了其古生物学特征。该鱼类具有扇形的下鳃盖骨、多块条形鳃条骨、较大的喉板骨、具齿的上、下颌,且全身仅在尾鳍上叶具有鳞片等特征,可以区别于鲟形鱼类其他属种。初步的支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ochondrosteus可能是鲟形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与所有其他鲟形鱼类的祖先类群构成一个姐妹群;同时其具有一些古鳕类才普遍拥有的特征,如相对较大的喉板骨和眶下骨等,有可能是原始辐鳍鱼类向鲟形鱼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这一鲟形鱼类化石产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50 km的方山口组深灰色粉砂质页岩中。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对比,该鱼类的时代有可能是早三叠世,而非命名时认为的晚二叠世,但仍是迄今已发现的时代最古老之鲟形鱼类。
卢立伍谭锴王曦
内蒙古发现白垩纪大型拟苏铁科(本内苏铁目)茎干化石被引量:2
2016年
内蒙古包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发现了保存完整的白垩纪大型本内苏铁目拟苏铁科拟苏铁属(Cycadeoidea)茎干化石。茎干化石呈椭球形,保存完好,高56cm,最大直径48cm,化石表面密布的菱形叶柄基呈螺旋状排列,从基部至顶端叶柄基逐渐变小,球果不均匀散生于叶柄基之间。茎干化石从内到外包括中央的髓部、外围的木质部圆筒、叶柄基、球果等。这是国内首次发现保存比较完整的本内苏铁目拟苏铁科茎干化石。同时,在茎干化石产地附近还发现有裸子植物宽孔异木(Xenoxylon latiporosum(Cramer)Gothan)木化石。本内苏铁茎干及宽孔异木化石对于研究本内苏铁目的演化历史和当时的植物群组成特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程业明王曦杨小男谭锴靳悦高
关键词:本内苏铁目茎干白垩纪
伊春早白垩世木化石组合:松柏类多样性和古环境指示
2023年
简要报道黑龙江伊春下白垩统裸子植物木化石组合,包括4科8属:柏科柏型木属Cupressinoxylon、落羽杉型木属Taxodioxylon,罗汉松科?叶枝杉型木属Phyllocladoxylon,松科雪松型木属Cedroxylon、油杉型木属Keteleerioxylon、云杉型木属Piceoxylon,红豆杉科红豆杉型木属Taxaceoxylon和异木属Xenoxylon。其中,松科木化石多样性最高,占据绝对优势。叶枝杉型木属、红豆杉型木属首次在黑龙江地区发现。当前木化石组合是东亚地区发现的类群最为丰富的白垩纪木化石组合之一,丰富了我国白垩纪裸子植物化石记录。木化石记录表明东北地区是早白垩世裸子植物多样性中心和分布中心之一。伊春木化石中非正常生长轮和创伤树脂道的出现反映了短时气候波动、自然灾害或者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伴生生物间相互作用现象。该化石组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认识东亚现代裸子植物演化发展历史及其古环境、古气候背景提供重要依据。
程业明王曦陈晓云刘风香
关键词:裸子植物木化石多样性古环境
札达土林——穿越时空的自然艺术
2022年
车子行驶在世界屋脊蜿豳曲折的公路上,从曰光城拉萨一直向西到日喀则、普兰再到阿里,一行人仿佛走进了穿越时空的艺术画廊。从布达拉宫的大殿到大昭寺的金顶,从镀金的转经筒到精美的唐卡。
谭锴王曦
关键词:艺术画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