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 王家彬徐明锋蒋谦才苏志尧张毅王永强
-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层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
- 康禾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质地与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广东省东源县康禾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设置4 hm2样地,按<0.01 mm土粒的含量将土壤质地分为3个类型,依次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通过实地采样统计分析了不同土壤质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C/N)的大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及全氮含量大小依次为: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样地内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31.343、1.882 g·kg-1,最小值分别为8.411、0.621 g·kg-1。研究表明保护区土壤中碳氮含量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且中壤土最能代表整个样地土壤表层碳氮含量的整体情况。此外,不同土壤质地有机碳含量及碳氮比(C/N)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r=0.833 9。
- 吕远辉王永强张毅贾小容
- 关键词:土壤质地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空间异质性
- 粤东6种阔叶树木材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不同影响因子对木材密度的影响,为木材密度的良种选育和碳汇计量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在康禾自然保护区样地中,通过群落分析筛选出6个优势树种,测定其木材密度(包括生材密度和基本木材密度),通过多种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树种、不同径阶和不同坡向对木材密度的影响,以及树木性状因子与木材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木材密度在树种间的差异性极显著,生材密度、基本木材密度和含水率平均值最大的分别是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红锥C.hystrix和米槠,其数值分别为1.10 g·cm^(-3)、0.53 g·cm^(-3)和122.84%。木材密度的径阶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栲C.fargesii以外,其他树种的木材密度在径阶间变化并不显著。木材密度在坡向上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在坡向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与生材密度的相关性强,而与基本木材密度的相关性弱。【结论】红锥含水率低,基本木材密度高,具备优质木材的条件。木材密度随着径阶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但在坡向上没有规律性变化。生材密度、基本木材密度与胸径、树高的关系并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生材密度受到含水率增加的影响。
- 徐明锋柯娴氡张毅王永强苏志尧
- 关键词:木材密度径阶坡向阔叶树
-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冠层结构与辐射消减效应被引量:21
- 2015年
- 为定量研究阔叶林群落的辐射消减效应,以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hm2固定样地开展群落调查,并采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指标,分析冠层结构对太阳辐射的消减作用。研究表明:样地林下光照(直射光、散射光和总光照)与林冠结构(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相关性极显著;林下直射光对林下总光照的贡献大于散射光,林冠结构与散射光的相关关系较直射光强;林冠结构与林木胸径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林冠对总光照的消减作用极显著,月际变化呈单峰分布,6月份消减量最大。
- 崔佳玉曾焕忱王永强张毅胡益珩苏志尧
- 关键词:林冠结构
- 不同林型对林下光照和辐射消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在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保护区内选择4种不同的林分类型,进行每木检尺和冠层影像拍摄,处理得到林下光照因子和辐射消减因子,分析不同林型对林下光照和辐射消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对林冠结构和林下光照影响显著,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光照接近,林冠较差,沟谷季雨林与常绿阔叶林接近,林冠较好;辐射消减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辐射消减较差,常绿阔叶林和沟谷季雨林辐射消减较好;林下光照与辐射消减相关性强,特别是两个林冠结构因子与辐射消减关系密切。在进行林分改造时,建议选择叶片较大较厚,冠幅大而优美的常绿阔叶树种进行更新,天然起源的林分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较好,有效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 叶冬梅徐明锋蒋谦才苏志尧张毅王永强
- 关键词:林型
- 不同林冠开度下亚热带林下植物的组成和多样性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研究林下植物在不同林冠开度梯度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并为野生植物的引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银瓶山自然保护区2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将林冠开度(CO)划分为第1梯度(CO<10%)、第2梯度(10%≤CO≤20%)和第3梯度(20%
- 王永强蔡燕茹曾焕忱徐明锋苏志尧
- 关键词:林下植物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