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眼表
  • 3篇去卵巢
  • 2篇眼表损害
  • 2篇圆锥角膜
  • 2篇去卵巢小鼠
  • 2篇小鼠
  • 2篇泪腺
  • 2篇角膜
  • 2篇IL-17
  • 1篇渗透压
  • 1篇食蟹猴
  • 1篇睑板
  • 1篇睑板腺
  • 1篇睑板腺功能障...
  • 1篇结膜
  • 1篇泪液
  • 1篇角膜地形图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张晓峰
  • 6篇阙丽娟
  • 6篇李萌萌
  • 5篇王英明
  • 4篇孙正太
  • 2篇夏蔚
  • 2篇钟蕾
  • 2篇杨牧
  • 1篇李磊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去卵巢小鼠泪腺中IL-17/IL23的动态表达与眼表损害的关系
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进展缓慢、病因复杂的眼科疾病,老龄和女性是干眼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性激素的失调会引起泪腺中淋巴细胞的浸润。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干眼病发病的核心机制。探讨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张晓峰李萌萌阙丽娟钟蕾孙正太王英明夏蔚
去卵巢小鼠泪腺中IL-17/IL23的动态表达与眼表损害的关系
背景: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进展缓慢、病因复杂的眼科疾病,老龄和女性是干眼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性激素的失调会引起泪腺中淋巴细胞的浸润。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干眼病发病的核心机制。探讨炎症因子,如白细胞...
张晓峰李萌萌阙丽娟钟蕾孙正太王英明夏蔚
苏州地区125例圆锥角膜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苏州地区圆锥角膜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方法和视力.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角膜接触镜门诊连续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全身并发症、发病...
阙丽娟李萌萌张晓峰杨牧王英明孙正太
去卵巢食蟹猴眼表状态的动态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去卵巢食蟹猴作为绝经期干眼研究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6岁健康成年雌性食蟹猴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食蟹猴分为卵巢摘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3只。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手术摘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以相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操作但不摘除卵巢。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收集各组食蟹猴下肢静脉血各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猴血清雌二醇和睾酮质量浓度。分别于上述时间点采用泪液渗透压仪5600检测各组食蟹猴泪液渗透压,并进行干眼相关检查,包括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睾酮质量浓度均低于假手术组,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5.16,P=0.09;F分组=1.46,P=0.29);卵巢摘除组和假手术组食蟹猴组间泪液渗透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83,P=0.37),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术后3个月泪液渗透压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5);卵巢摘除组与假手术组食蟹猴SⅠt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6,P=0.82),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术后3个月SⅠt检测值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P〈0.05);各组食蟹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均未见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表明,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术前及术后1个月结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多,过碘酸希夫染色呈紫色,与假手术组食蟹猴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形态相似;卵巢摘除组食蟹猴术后3个月结膜上皮细胞体积较大,形态多样,结膜杯状细胞体积缩小;术后6个月结膜上皮细胞形态多样且不易分辨,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去卵巢食蟹猴眼表结膜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
李磊张晓峰李萌萌阙丽娟黎畅
关键词:眼表
苏州地区圆锥角膜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角膜眼表疾病门诊的125例(225只眼)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确诊年龄、家族史、遗传疾病史、屈光状态及角膜地形图变化特征等情况。不同角膜地形图病变形态的圆锥角膜按照可疑、轻度、中度和重度分为4个等级,以眼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出现近视眼的年龄范围为5~41岁,平均(17.8±3.7)岁;其中11~30岁出现近视眼的患者73例(140只眼),占91.25%。所有患者的确诊年龄为6~50岁,平均(24.3±4.4)岁;其中11~30岁确诊的患者101例(183只眼),占80.80%。因配戴框架眼镜视力仍不能矫正至正常而就诊的患者共69例(124只眼),占55.20%;因初诊验光散光度数较大或复诊验光散光度数增加较明显而就诊的患者共38例(68只眼),占30.40%;因近视眼度数增长过快而就诊的患者共12例(22只眼),占9.60%;因角膜屈光手术前检查发现异常而就诊的患者共6例(11只眼),占4.80%。所有圆锥角膜患者中双眼发病者100例(200只眼),占80.00%,单眼发病者25例(25只眼),占20.00%。所有患者中有角膜变薄、前突者50例(96只眼),占42.67%;Kayser-Fleischer环患者32例(58只眼),占25.78%;Vogt条纹眼患者20例(30只眼),占13.33%;Munson征患者10例(12只眼),占5.33%。圆锥角膜分型:可疑圆锥角膜37例(45只眼),占20.00%;轻度圆锥角膜62例(92只眼),占40.89%;中度圆锥角膜者42例(63只眼),占28.00%;重度圆锥角膜者25例(25只眼),占11.11%。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病变形态:(1)蝶形:共60例(99只眼),�
阙丽娟李萌萌张晓峰杨牧王英明孙正太
关键词: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
睑板腺红外线成像装置两种图像分析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睑板腺红外线成像装置的两种图像分析方法。方法用睑板腺红外线成像装置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MGD组,32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8例)的上睑板腺形态,按上睑板腺缺失面积计算评分。采用两种图像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上睑板腺腺体占比(即睑板腺体面积与睑板面积之比)。结果 MGD组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为1分、2分和3分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两种图像分析方法结果均显示:MGD组上睑板腺体占比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P=0.00;t=-7.69,P=0.00)。结论睑板腺红外线成像装置的两种图像分析方法均能直观地反映睑板腺情况,与封闭曲线法相比,中央矩形法操作简单,能更快速准确反映睑板腺情况,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协助临床医生诊断睑板腺功能障碍。
李萌萌张晓峰阙丽娟殷越聪王英明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