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洋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银杏内酯
  • 2篇内酯
  • 2篇去磷
  • 2篇去磷酸化
  • 2篇磷酸化
  • 2篇白果
  • 2篇白果内酯
  • 2篇PAK1
  • 2篇PP2A
  • 2篇CX43
  • 1篇低灌注
  • 1篇低血压
  • 1篇动脉收缩
  • 1篇动脉收缩压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流
  • 1篇血流监测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5篇邓方
  • 5篇朱洋洋
  • 3篇刘秀萍
  • 3篇李浩然
  • 3篇程敏
  • 2篇冯加纯
  • 2篇程娜
  • 1篇郭珍妮
  • 1篇李春晓
  • 1篇吕珊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脑后下动脉少见变异导致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1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急性小脑半球梗死以单侧多见,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病例被发现。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原因多为双侧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闭塞,发病机制多与各种因素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近心端低灌注及血管壁结构发育缺陷等有关,但因PICA解剖变异,如同侧起源或共干起源动脉闭塞导致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还鲜有报道。
程敏李浩然朱洋洋刘秀萍邓方
关键词:小脑半球小脑后下动脉CEREBELLAR低灌注小脑蚓部左椎动脉
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通过下调PAK1-PP2A通路抑制Cx43去磷酸化在脑缺血中发挥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Ginkgolides,GK)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B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通过PAK1(p21-activated kinasel)和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
刘秀萍程敏李浩然朱洋洋邓方冯加纯
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通过下调PAK1-PP2A通路抑制Cx43去磷酸化在脑缺血中发挥保护作用
<正>目的探讨银杏内酯(Ginkgolides,GK)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B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通过PAK1(p21-activated kinasel)和蛋白磷酸酶2A(protei...
刘秀萍程敏李浩然朱洋洋邓方冯加纯
文献传递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报告被引量:4
2016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敏感血清学指标,其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对靶抗原的结合是该病的发病机制.AAV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中、小血管.因其累及的血管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但因其神经系统症状缺乏特异性,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及主要表现者早期诊断较困难:且极易被误诊。我科收治个以周围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最终确珍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现对这个病例报道如下.
程娜朱洋洋李春晓邓方
关键词:ANCA首发症状血管炎周围神经病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
基底节区脑梗死致直立性低血压及卧立位脑血流监测的应用
2016年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指由平卧位改为站立位3 min内,动脉收缩压下降≥20 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多伴有头晕、晕厥等脑灌注不足的症状。 OH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基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是其病理生理基础。脑干等部位的梗死导致OH已见报道,但基底节区梗死后出现OH却很少见。现报道我科收治的1例基底节区脑梗死后出现OH的病例,并对脑血流监测在治疗前后对比中的应用进行了观察。
朱洋洋程娜吕珊郭珍妮邓方
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脑血流监测站立位病理生理基础动脉收缩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