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酸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真菌性皮肤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足癣(俗称脚气)患病率有时可达50%~70%,在某些特殊环境时发病率更高,而由此引起的严重继发感染,常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目前抗真菌治疗药物中,多以软膏和擦剂为主,常需每天多次使用,患者难以坚持正规使用,以致疗效不佳,病情迁延。三酸散[1]是治疗真菌感染的经典制剂,其特点为配制简便、疗效确切、患者顺应性强、价格低廉等,但其散剂剂型携带不便、药粉易飞溅、刺激性强。笔者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改其剂型为分散片,使其具有配制简便、携带方便、不易飞溅、患者依从性强等特点,现报道如下。
- 张涛冯小剑沈龙万里张茜
- 我院2007~2008年度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掌握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金额、额度等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50个品种,金额合计329.46万元,占药品使用总金额(1 810万元)的18.20%。2008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48个品种,金额396.06万元,占总金额(2 160万元)的18.34%。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占主流,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仍是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须在科学性和经济性上加强管理。
- 沈龙万里张涛
- 关键词:抗菌药物分析评价
- 地塞米松对颈丛阻滞的影响及对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颈丛阻滞的影响效果及预防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72例择期结节性甲状腺肿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单纯局麻药组)、Ⅱ组(吗啡组)、Ⅲ组(地塞米松组),各24例。采取常规麻醉方法Ⅰ组不加其他药物,Ⅱ组加入吗啡,Ⅲ组加入地塞米松。观察3组患者麻醉情况、心率、血压及恶心呕吐变化情况。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与Ⅰ组、Ⅱ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延长颈丛阻滞麻醉时间,可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沈龙陈鹏张涛张茜
- 关键词:地塞米松颈丛阻滞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