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政府补贴的企业主动碳减排最优策略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由于企业碳减排策略在被动和主动阶段不同,且一些企业已启动主动减排阶段的产品再生策略,本文针对主动碳减排阶段,构建政府补贴下企业主动碳减排阶段成本收益模型和行业成本收益模型,以矩阵正定性判定最优策略是否存在,并分别用数学微分法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出企业最优策略和帕累托最优策略。同时探讨如何通过政府补贴激励企业进行帕累托改进,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并以水泥行业为例验证模型有效性,对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主动碳减排存在最优策略,企业对碳减排策略的投入随着其相应减排效果系数、减排收益系数与政府超额补贴系数的增加而加大;行业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政府补贴机制引导,且超额补贴系数为行业内定值,随行业内各企业减排效果系数与创新收益系数的增加而减少。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证实了创新收益和政府补贴是企业主动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且企业创新投入随相应创新收益而变化的幅度逐渐增大,企业碳排放强度随政府超额补贴系数增大呈直线下降,减排成本随超额补贴系数增大而减少的幅度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为企业主动碳减排最优策略选择以及政府财政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企业选择主动碳减排最优策略时,其产品创新投入和工艺技术创新投入应随减排效果系数的增加而加大,随收益影响系数的增大而递增。管理创新投入应随收益影响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加大,且随政府超额补贴系数的变化更灵敏;政府制定相应补贴政策时,其超额补贴系数为行业内定值,应随行业内各企业创新收益影响系数和碳减排效果系数的增加而相应减少,随管理创新成本系数的增大而有所增加。此外,在政府引导企业碳减排帕累托改进过程中,应保障企业碳减排效率在同一水平,即创新力较强的企�
- 程发新邵世玲徐立峰孙立成
- 关键词:政府补贴帕累托最优
- 企业低碳制造战略分类研究:以水泥企业为例
- 2016年
-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低碳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降低工业碳排放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低碳制造战略是工业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应对碳排放约束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可行策略之一,但企业低碳制造战略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低碳制造战略类型的认识。为此,本文在拓展企业制造战略竞争优先权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增加能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竞争优先权结构要素,构建低碳制造战略竞争优先权分类指标,由此探索企业低碳制造战略类型。本文以国内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137家水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企业低碳制造战略的类型,结果表明:企业低碳制造战略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设计者、看守者和低碳践行者。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水泥企业低碳制造战略特点,为我国水泥企业低碳制造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其理论成果也可推广至其他高耗能产业,创新引导企业有效实施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低碳制造战略。
- 程发新徐立峰
- 关键词:竞争优先权聚类分析
- 环境政策对企业低碳制造实践的影响研究——以水泥企业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低碳制造实践是工业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应对碳排放约束的可行策略之一。文章以国内22个省市自治区所辖的137家水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环境政策对企业低碳制造实践及其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环境政策对企业低碳制造实践具有正向作用,而强制性环境政策不能够推动企业低碳制造实践;其中,激励性环境政策对企业内部低碳管理实践、价值链成员合作实践、生料制备实践及产品低碳设计实践均具有正向作用;但强制性环境政策不利于企业开展内部低碳管理实践和生料制备实践。
- 徐立峰
- 关键词:环境政策